清顺双方在沙河的连日激战令双方将士都感觉疲惫不堪,此时沙河河道上早已飘满了尸体,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由于清顺双方的取水地都在沙河,眼看沙河都要完全不能用了,清顺双方不得不暂停了军事行动,默契地开始打捞各自士兵的尸体,防止出现瘟疫。这种僵持的态势令李过非常急躁,他不禁有些埋怨起了施琅的海军陆战队:“朝廷投入了那么多银子在海军身上,以至于陆军的经费还是靠将士们自己入股的商社在维持,结果这帮人作用就那么点。”李过烦躁地说道,“海军再强又怎么样?能把船开到陆地上碾压敌人不成?”李来亨也不太赞成李自成在海军上的大笔投入,或者说闯营诸人都是这么想的:一方面他们既不懂海军也在海军上没什么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始终认为陆军还是比海军更加重要。虽然心里是赞同的,但李过可以发牢骚,李来亨却觉得自己还没这个资格。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李来亨立马转移了话题,说道,“都督莫急,我看鞑子也撑不了太久了,不如让将士们再歇几天,向朝廷要求物资增援和人员补充的使者已经离开有一段时间了,相信不久之后朝廷的支援就到了,那时我们一定可以突破沙河。”李过听了李来亨的话没有出声,过了良久,他才说道,“你说得对,不过看起来鞑子还是很强,盖州以北已经是鞑子的核心区域了,到时战斗必然比现在更加艰难,你派人拟一道文书,和朝廷说一下,要想在辽南发起会战,光靠一个集团军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三个集团军才行。”李来亨点点头,他也感觉到了清军的顽强,和在关内打仗一日千里不同,关外的仗那真是每夺一城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清军那边的感受同样是压力山大,博洛最终忍不住径直前去找阿济格,对阿济格说道,“英亲王,沙河不能再守了,再继续守下去的话复州的八旗就要打光了!”阿济格皱了皱眉头,他看向博洛,说道,“怎么?什么时候八旗也怕死了?忘了我们是怎么打出来的?”博洛说道,“可是顺军绝对不会只满足于复州,现在在复州拼光了之后在盖州海州怎么办?”“行了,我心中有数,”阿济格打断了博洛的话,说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给我好好守好沙河,我没让你退你就不能退。”博洛还想说些什么,阿济格已经做出手势让他离开,博洛无奈,只得行礼后离开。阿济格其实也在等,他给盛京的多尔衮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阿济格判断顺军一定会在攻取复州之后在辽南发动一波大会战,这样的话,清军完全可以把复州化为一座坚固的堡垒,将顺军大军全部拖在复州:那样的话对清军核心区域影响就不会那么大,反正盖州以南荒废已久,打烂了也没什么关系。不过阿济格忧虑的是多尔衮可能不会同意他的战略,多尔衮可能更想在辽南打一场大战,把顺军一战打垮,从而把海量清军从辽南战场上解放出来。但阿济格觉得那样不太可能,特别是现在沿海岛屿被顺军占据着,顺军大不了缩回到各个海岛上去,清军没有海军,根本拿岛上的顺军毫无办法。几天以后,阿济格收到了使者回报的消息:多尔衮果然否决了阿济格的战略,让他尽快撤出复州军民,然后北撤到榆林铺一线,清军准备在盖州和复州之间的广大区域和顺军打一场大仗。阿济格叹了口气,既然多尔衮没有派来援军,这下子他真得撤了:因为对面的顺军一定会派出增援,此消彼长之下沙河一定会被顺军突破。阿济格还真没判断错,在多尔衮回绝了阿济格的增援要求之时,顺军则是迎来了增援:郭军镇奉命带着大批援军还有物资从海上登陆金州,在金州稍作休整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汽车河岸,驰援李过。新的生力军来到沙河河岸让顺军的士气为之一振,相对应的,看到河对岸的顺军增兵了,清军的士气则止不住地开始下降。李过心中大定,随着顺军援军到达,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李来亨更是欣喜地对李过说道,“都督,请下令吧,将士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是时候对鞑子发起一波全面的进攻了!”李过点点头,随即下令让李来亨和郭军镇率领顺军,开始发起渡河强攻。和以往一样,顺军进攻的序幕从炮队开始。大量火炮发出一轮猛烈的齐射,这次的炮击比顺军之前的好几次炮击都要猛烈得多,大量的炮弹砸向河对岸,压得清军完全抬不起头来。在炮火的掩护之下,顺军士兵随即发起渡河行动。清军自然不会坐看顺军过河,纷纷开枪射箭阻击渡河的顺军士兵,一时之间枪声四起,箭矢横飞,呛人的火药味弥漫着整个战场。不过顺军凭借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还是压过了清军,看着顺军船只渐渐逼近河岸,博洛急得在岸边大喊大叫,督促着清军士兵全力阻击顺军。然而,清军士兵虽然拼了命地奋力阻击,但顺军的前锋还是快杀到了清军眼前!此时刚好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在清军阵地中响起,不知是清军自己的大炮炮管炸膛了还是顺军的炮弹幸运地命中了,总之,这阵爆炸引爆了清军的弹药库,猛烈的爆炸在清军阵地中炸开了一个缺口,顺军立刻抓住机会蜂拥而上。随着第一个顺军士兵踏上沙河西岸,僵持多日的沙河终于被顺军突破了!博洛眼见沙河守不住了,便命令汉军旗士兵留下断后,自己率领满军旗的士兵缩回了复州城中。出乎顺军意料之外,汉军旗的人打得相当顽强,硬生生在沙河拖了良久才被顺军歼灭,气得李过下令不留俘虏,将俘获的清军士兵全部斩杀。喜欢明末永昌()明末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