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近代中国史纲在线阅读 > 第190章(第1页)

第190章(第1页)

----------

1加拉罕生于一八八九年,一九○五年曾来哈尔滨,一九一○年被捕,释放后去海参崴,又二年返圣彼得堡。一九一五年被放逐西伯利亚,一九一七年参加俄国革命,一九一九年,任副人民外交委员。

一九一九年,段祺瑞、徐树铮正在进行收复外蒙,西伯利亚的白党则谋制造外蒙独立。加拉罕发布宣言的第二个月(八月),北京军事代表张斯麟抵达白党军政中心鄂穆斯克,当与外蒙问题有关。1不久,鄂穆斯克为红军占领,第二年(一九二〇),设立远东共和国,苏俄在西伯利亚的势力增强。六月,远东共和国的代表优林(ignatilyur),行抵外蒙边境,要求来北京谈判。北京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再命张斯麟及总统府外籍顾问辛博森(lenoxsipn)、福开森(johncfergon)前往远东共和国,并于七月停付帝俄公使庚子赔款,皆为对苏俄的友好表示。远东共和国对于张斯麟等之来,极表欢迎,谓愿本平等互惠精神,修改过去的条约。八月,优林抵北京时,段祺瑞业已失势。九月,批准中俄新疆商约(见464页),不再承认帝俄公使,均为优林的收获。优林进而要求发展两国商务,建立邦交,但拒绝中国所提的通商先决条件。一九二一年二月,夏乘白党占领库伦,益多要挟。北京虽反对其出兵外蒙古,外交总长颜惠庆已正式予以接待,此为他的又一收获。七月,红军进入库伦,优林意气愈盛,北京坚持撤退红军,争执不下。复以华盛顿会议召开在即,远东情势将有变化,北京持观望态度,优林的建交企图,一时难成,于十月返国,下一幕由苏俄接演。

吴佩孚推倒段祺瑞后,成为中外注目的人物。苏俄对他尤感兴趣,以为和中国建立新关系有望,吴不惟反日,且主张召开包括工人在内的国民大会。一九二〇年八月,俄共驻海参崴的情报员维兰斯基(vladiirdvilensky)谓吴的胜利为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即将开始。九月,张斯麟到莫斯科深受重视,被看作吴的青年都属,以为吴有意与苏俄联好,其实张和吴无关。九月二十七日,加拉罕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前次宣言所列原则,但已非无条件抛弃帝俄在华的全部掠夺物,更非慷慨的交还中东铁路。十月,莫斯科《消息报》再刊出维兰斯基称颂吴佩孚的文章,苏俄予张以自由通行及领事权。去年九月,张曾将第一次宣言报告北京,至是更为兴奋,认为苏俄基础日固,海陆军甚为整备,有蓬勃不可一世之概。外交上复力反秘密与利用政策,完全以诚相待,事事公开。十年后劳农主义将风行世界,他愿将苏俄的真象介绍给中国。翟趣林在欢宴张斯麟席上致词.盼中俄携手,解除外力干涉,列宁亲自接见,谓中俄将团结一致,促使帝国主义败亡。

----------

1张斯麟曾在日本学习陆军,供职督办边防处,属于段祺瑞派。

十一月底,张斯麟携第二次宣言,返抵北京,他的意见对于政府当局应有影响。一九二一年二月,外交部允相机与苏俄代表商谈。十二月,苏俄直接派遣的第一位代表巴伊克(akpaikes)到京,声称一俟中俄维持外蒙秩序的协定成立,红军即可撤退,并准备承认中国在中东铁路地区的主权,苏俄倘能在太平洋方面有一经济出口,中东铁路可归中国管理。中国急于解决的为外蒙问题,苏俄所望的为中国对苏联的承认,而以外蒙问题相要挟。在争辩最烈之时,&ot;俄蒙友好条约&ot;(见463页)的真象外泄,中国责苏俄食言,行为与帝俄并无二致,巴伊克至为尴尬。中东铁路问题,因张作霖宣布东北自主,亦无从作深入谈判。

一九二二年八月,苏俄改派的干练而有经验的外交家越飞(adolfajoffe)行抵北京。他的对手为新任外交总长顾维钧。越飞仍想先达成建交目的,顾维钧仍要求先撤退外蒙红军。越飞责中国纵容白俄,不允单谈外蒙问题。顾称中国对赤、白两党无所偏袒。越飞谓中国不应以均等手段对待,如不与苏俄密切联合,即不归还外蒙。又说中东铁路为俄人产业,须订定经营办法,加拉罕宣言并不影响苏俄对该路的权益,亦非无偿的归还。中国不要以为宣言水久有效,除非中国不再漠视苏俄的利益,苏俄无履行宣言的义务。谈判至一九二三年一月,迄无眉目。越飞讥讪中国对赤、白两党的中立态度,应择一为友。数日后前赴上海晤孙中山,未再返北京。

越飞的外交虽无所成,社交则颇有所得。他一到北京,即向新闻界展开宣传,斥诋西方国家,1倡导中俄合作。此后的谈话、演说,无一不是拥护殖民地及次殖民地人民的自由,称道中国民族的自觉。教育界开会欢迎,学术团体设宴招待,他亦邀宴国会议员、各界领袖,蔡元培致词答谢。到上海后,与孙中山发表联合公告,旋去东京,更增加北京的惶恐不安,希望交涉重开。苏俄要求改在莫斯科举行,北京不允。临城劫车案发生,在国际共管中国声中,一九二三年九月二日,第三位苏俄代表加拉罕到来,宣传伎俩不弱于越飞,他的名字又具有魔力,声言仍遵守两次对华宣言列举的原则,盼中国日趋富强,能自卫利益、主权,各党派应一致抵抗各国对临城事件的无理要求。对于北京大专学校教授,他赞成以俄国部分庚子赔款充作学校经费;对于广州,他派有代表,但对于北京政府,则是另一态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