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姐儿这边有惊无险的度过一场风波时,四郎在京城的日子真正可以用刀光剑影来形容了。
四郎本来就无甚根基,能在京城立足一个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一个靠的是皇上的青睐,所以这样的人就成了大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有多少人想拉拢他,又有都少人想将他除之而后快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釉姐儿也知道四郎的不易,所以她自然不会再用自己的事情去打扰他,两个人都是报喜不报忧,所有的事情都是解决后才轻描淡抹的告诉对方,可这份心意也足够让两个在社会中拼搏的年轻人感到温暖了。
平淡的日子过的总是格外的快,春去秋来眨眼间就又是一年结束了。
这一年里,悦己绣坊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如今上流社会都知道悦己家的东西是真正的奢侈品,几乎所有的闺秀夫人都已拥有一副悦己家的绣品为豪。
要说悦己绣坊的东西虽说难得的话,那悦己绣坊里天下第一绣的的绣品就真真属于传说中的东西了,你有钱没权,或者有权没钱那根本就没资格拥有人家的东西。
人家总共就那么几样东西面世,还没等吉祥绣庄放出来就被买走了,除了几位公主的东西,别人的活根本就不接,你要不服气,那也没办法。
人家可是有长公主撑腰,后面又用一副千手观音百寿像得了太后她老人家的青眼,懿旨钦赐的天下第一绣,谁敢惹啊。
所以说釉姐儿这样没出一步房门却名扬天下的人,要说釉姐儿的绣品那确实是不凡的,重生给她开了金手指,如今她绣的东西总有股传神的意味,就是能把一个东西给绣活。
可悦己家的东西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却与李采薇那出奇的经商天赋有关了。可是不论什么原因,我们只要知道,吉祥绣庄火了,悦己绣坊火了,天下第一绣也火了。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与釉姐儿没有多大关系,她的生活还是日复一日的平静,温馨,三个素的绣技如今也算是突飞猛进,完全可以出师了。其余的十个绣娘也学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要靠自己平时不断积累了,所以釉姐儿也按照之前的约定把其中的五个送走,只留了五个在绣坊。
四个丫头,如今早就不去绣坊干活了,平日里都跟在自己主子身边,也跟着张先生学了几个字,后面也乱七八糟的学了一些东西等以后帮衬主子。
绣坊里如今又招进来了十个人,四个手巧的小姑娘,六个江南的绣娘,小的可塑性强,是釉姐儿重点培养的,大的都是熟手,边学边上手,也不耽误功夫。
这新来的绣娘里有一个嫁人的,釉姐儿连同她丈夫一起招了过来,也同李军他们一样签了三年活契,不过这个魏大虎人一点也不如其名,典型的南方人瘦瘦小小的,家里没有地去干活也没力气,当伙计还被人欺负,要不是她娘生前给他定了亲,说不定连媳妇都娶不上。
所以当知道釉姐儿愿意要他的时候那是一万个满意,恨不得买了身签成死契,这样以后也不用担心没饭吃。可釉姐儿却不愿意这样做,一来是不知道他的为人,再有也是为他们考虑,要知道一旦入了奴籍那以后孩子连书都不能念。
她上辈子吃够了做奴才的苦,所以这辈子总是抱有那么一丝不切合实际的心思,也不惜的别人的感激,总是让自己的良心上好过点。
不过这魏大虎和他老婆魏氏可是真正的打心底里感谢赵家,以前人人都欺负他,如今在赵家,虽然背井离乡,可这赵家给他们房子住,给他们活干,还给他们银钱,并且承诺以后只要他们有儿子还会送孩子去读书,就和如今李家的小子一般,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魏大虎长得虽瘦小,可这人头脑不错,嘴还很甜,所以釉姐儿让他在绣坊干一些跑腿的活计。
如今釉姐儿也买了一辆马车,专门用来送信带一些贵重物品之内的,也不好总是麻烦沈家,尤其是珊姐儿如今每月都要去城里,没有马车也着实不方便。
再加上李叔如今年纪也大了,所以自从魏大虎来后,这些活计都交由他来干,没想到这人也有几分能耐,一个月下来就和全安称兄道弟,跟吉祥绣庄那边的人都混了个脸熟,就连沈家车马行的人见了他都亲切的叫声魏小弟。这也不得不说人家确实有两把刷子。
先不说釉姐儿的绣坊是如何的热火朝天,也不说今年地里的收成时多么喜人。赵家还有一件喜事就是当初泽哥儿他们组织修建的阅书阁,当初只是为了解决金先生造成的风波所采取的的措施,谁知道到后来竟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先是县上的知县大人来考察,后面又上报给了庆城知府,知府自那次传旨后一直与赵沈两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当知道这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的发起人是赵家姐弟后,在上报的奏折上不稍稍的提了提了提赵泽兄弟两的名字。
其实就算这样一个地方的小事也不值得上面关注,可当初赵老先生把那阅书阁的设计创意给了自己在翰林院的小儿子,没想到在那清水衙门管了半辈子后勤的人竟凭着这个入了皇上的眼,官升一级。
这人也是一个实诚人,不想昧着良心揽了人家的功,可李采薇是个妇道人家也不好领这功劳,所以大家商量下就把这功劳记在了提出创建阅书阁的赵泽身上。
皇上听了赵大人的话,又记起庆城知府的奏折上也隐约提起过这个人,所以就对泽哥儿提起了兴趣,着人去查了查,结果真正是无巧不成书,这人竟然是武状元沈锦年的妻弟,天下第一绣的弟弟,就连皇上都不禁摇头苦笑,这家人真正是没有一个简单的,也对,有那样的爹娘后背又怎么会是凡夫俗子呢,想起以前的事皇上不禁长叹一声,“这人老了心总会软几分,也罢总归是朕亏欠了他们。”
大笔一挥,亲手提了阅书阁三个大字,送给了赵家,感念赵家子弟小小年纪就心系天下学子的胸襟。
这对于泽哥他们来说可真正算是天大的喜事,别看皇上只是送了这么三个字,可这价值就太大了,直接是替泽哥儿他们在天下读书人跟前扬名啊,这样一个清名可是别人都少钱都求不来的。
只要阅书阁在赵家书香世家的名声就不会倒,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就不会倒。这要赵家的子孙不是太混账,靠着这个清名也能保一世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