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套装下来块。
一个翼展三米多的小飞机,竟然比他们的船还要贵!
如果说是一辆五十万的车,周余或者会退缩。
但无人机可不是大玩具,而是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具。
六七十万的猛禽他俩舍不得。
五十万多万的无人机,周余和沈青青一丝犹豫都没有,立刻网上下了单。
到时候只要找到几个大鱼群,几十万的成本还是很容易收回的。
何况两人的存款都超过六百万,消费一个几十万的无人机并不为难。
除了无人机,两人还跑了几次渔具店、五金店。
更新了一批鱼线、鱼钩。
以前买的的时候太盲目了,很多根本用不上的规格买了大把,需要用的又数量不足。
经过这次调整,渔具配置就合理多了。
周余还淘汰了之前的鱼叉。
当初因为鱼枪昂贵,周余买了一款鱼叉代替。
虽然后来周余自制了潜水鱼枪,但是在船头刺鱼的,用的始终是那柄鱼叉。
其实从重量、手感来说,那鱼叉都不不算很好。本来人家也不是设计让你投射的。
周余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打造了新的投射鱼枪。
另外还做了一根钩鱼的长钩。这是用来钩住鱼嘴鱼鳃,帮着鱼上吊机的。
没它也不是不行,但是有它会省不少力气。
三天时间,就这么在上学、购物、打造装备中熬了过去。
期待已久的寒假,终于开始了。
周余和沈青青,一大早先拜祭了妈祖。
吃完早饭立刻装车出发。
燃油昨天就提前喊人加满了,待会儿只要加上冰块,武陵人号就可以出航。
说起来相当恐怖,现在的武陵人号,加满燃油需要块以上。
即使这一路全是金枪鱼。也需要起码两条蓝鳍,或者四条大眼儿才能回本。
这还必须是两百斤以上的情况。如果都是七八十斤的规格,那起码要十五六条以上。
不过两人并不是很紧张。
即使在外海晃悠,平均收入也大大超过成本。没理由到远洋反而赔钱。
加完冰块冻饵,补充了淡水。
早上7:30,武陵人号整备完毕,鸣笛启航。
这一回不比从前,单程就有700多海里。两人必须要轮流开船才行。
每人开两个小时,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还能获得充足的休息。
武陵人号一路往东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