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晚,韩非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脑子里总是盘旋着四个字——兄弟之情!
第二天一早,韩非把一名家丁召进东跨院,把一个装有一百两银子的布袋交给他,说道:“你立即赶去游子山下岭村,把这个交给山娃子,就说我事务太忙,短时间回不了村子里了,嘱咐他照顾好家里人!”
韩非望着家丁离去的背影,喃喃道:“祝你们百年好合!兄弟,从此……”
话未说完,两行清泪,已经悄悄滑落。
------------
第七十三章流言
为期一个月的金秋论学,圆满落幕。结果正如韩非所料,心学和理学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正是这场论学,让更多人知道了心学论述,成了心学的铁杆粉丝,心学的大发展,应在预期当中。
金秋论学最后一场聚会,在韩非暗中提议下,知县冷风倡导各位大儒共同发表了一份声明,承认心学和理学都是儒家正宗,两种学派求同存异和谐发展,士林应理性对待双方的不同观点。
从此,心学也就正式从林泉走进学院,进入爆炸性发展阶段,甚至隐隐有压倒理学的趋势。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心学由隐学变成显学,最高兴的莫过于钟山大儒闻人望。这位老人承继的就是陆九渊一派,可说是心学嫡系,老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这一派学问的发扬光大。如今心学前途可期,老人离开的时候,紧紧拉着韩非的手,激动地热泪盈眶,一再邀请他去钟山小聚。
“闻人先生,小可一旦去金陵,一定到钟山拜访!”
韩非与闻人望相处两月余,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十里长亭话别,不甚依依。
“小友的倾力相助,才使老朽圆了一生的追求,大恩不言谢了!老朽唯一的遗憾,就是无缘拜识游子山人!”
韩非看到老人一脸的失望,心下很是不忍,差点说出了真相,好不容易才忍了下来。
“先生何必如此执着?其实,游子山人就在您的身边!”
“哦?小友此话怎讲?”
韩非庄重地说道:“游子山人就是心学的化身,他一生的心血已经凝结成了《传习录》,先生把《传习录》带在身边,自然与游子山人同在!”
“果然,老朽着相了,哈哈……”闻人望一声长笑,一挥衣袖,带着两个门人,飘然而去。“老朽此生无憾了!”
韩非看到闻人望满意而归,心里也非常愉快,老人已经非常老了,两人能否再见很难说了,他不想老人带着遗憾离开。
送走各地大儒,各地士子们也兴尽而归,高淳县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韩非并没有闲下来。他趁热打铁,立即把历练成熟的记者们派往各地驻守,初步在江南各州府建立记者站,并趁民申报声望空前高涨之机,迅速布局各地代理发行商。当然,因为路程的缘故,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看到当天的报纸。
民申报影响范围急剧扩大,一个现实问题凸显了,高淳县城已经不适宜作为大华盛世出版社的总部了,韩非也就在暗中为迁移到应天府做准备。
民申报的大发展,带来的自然是巨大的收益,销售报纸的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更多的则是广告收益。如今,越来越多的商贾懂得了广告的妙处,很多外地客商都纷纷赶到高淳要求刊登广告,民申报版面有限,不少大商贾为了争抢版面,自觉太高广告费。
为了以示公平公正公开,韩非指示广告部定期拍卖民申报广告版面,当然,出版社得到的收益自然更多。韩非也作了一些让利措施,主动把报纸的价格,由六文钱降低到五文钱,此举又为民申报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事业上的高歌猛进,韩非心情大为舒畅。这天,他饶有兴趣的,独自一人上街闲逛,最后走进一家临街茶馆,要了一壶好茶,凭窗浏览街景。
“……吴兄,听说梁府夫人姘上了一个小白脸……”
韩非正在悠闲打量着街上行人,忽然听到茶馆里有人似在议论梁夫人,不觉凝神细听。
“李兄,不要乱说,梁夫人出身金陵王家,名门闺秀,一向清誉颇佳,怎么可能?”
“咋不可能?梁夫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守了这些年,已经不容易了,现在找个姘夫也正常!大家都看到了,她如今和那个小白脸同出同进,好不避讳啦!”
“那个小白脸是谁?”
“听说是韩神医的义弟,现在就住在梁府,说不定都……嘿嘿!”
韩非算是听明白了,有人竟然怀疑梁夫人和贾宝琴是一对狗男女,想想就觉得好笑。不过,贾宝琴出门一直都是男人装束,外人分不清雄雌也情有可原。
韩非回到梁府,得知梁夫人和贾宝琴已经回来了,便径自走到后院书房。他一边推门,一边高声笑道:“大姐,琴儿,我今天在外面听到一件非常好笑的事……”
梁夫人和贾宝琴没有如往常一样,起身相迎,都是低垂着头坐着不动,贾宝琴更是鼓着嘴,一副我很生气的架势。
“大姐,琴儿,你们这是咋啦,谁惹上你们了?”韩非疑惑地问道。
“大哥,外人竟然,竟然怀疑我和兰姐……那些人真是坏死了!”贾宝琴气愤地说道。
“原来你们也听到这个可笑的流言啦!”
“大哥,你还笑,哼,我和兰姐都快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