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o;第二点,在地点上作伪证。例如,证人在接受刑警的询问时回答&lso;不,那
时我正在他公寓里。&rso;&lso;我和他一同乘坐了&ldo;光&rdo;号109次列车,&rso;我们一起去
登谷川山去了,&lso;我们当时正在淀河边上散步,等等,诸如此类。但实际上,这
都是证人在撒谎。这种情况下,证人不仅会证明自己当时曾和嫌疑人在一起有时
还可能在电话号码上做手脚,然后对刑警说&rso;我当时还给他打过电话,我们一块
聊了会天&lso;。而很有可能他当时所拨的电话号码正是案发现场的。
&ldo;第三点,在人物上作伪证。也就是说,罪犯使用了替身。
举个例子来说,或许站在这里给各位作讲座的不是我空知雅也本人,而是我
的双胞胎弟弟。&rdo;
台下传出一阵笑声。一听到&ldo;双胞胎&rdo;这个词,小桑的眉头也不由得一动。
&ldo;读者如果不想被作者所欺骗,就会仔细分析证人的证词。
证人有没有可能把时间、地点和人物其中之一搞错了呢?我建议大家在碰到
这种情况时,先仔细分析一下证人的证词有无漏洞。一一哎呀,糟糕!说这种话,
我这不是在拆自己的台吗?&rdo;
听众席上又是一阵笑声。
&ldo;但是作为作家来说,当然会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漏洞是不可能如此轻易
地就让读者发现的。鲇川先生在他的一篇长篇推理小说中,就给大家展示了他的
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超写作技巧。他在作品中将这三种情况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使人眼花缭乱,但又合情合理。一一台下有一位同学在频频点头。
对,就是你,你有话要讲吗?&rdo;
空知向最前排的一位红头发的女同学说道。听众席上有位无聊的学生发出
&ldo;噢一-噢一-&rdo;的嘘声,空知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说了声&ldo;行了,行
了&rdo;,没有让那位女同学发言。看来他心情很放松。
&ldo;我们接着往下讲第三种类型,即&rso;犯罪现场有误&lso;型。
打个比方,我现在正在这里做讲座,这是事实。但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即
读者认为犯罪现场是武藏野的丛林,但实际上却是河内长野的山林。如果是这样,
那么我在讲座完毕之后,是完全有可能赶到脚现场去的。然后,我可以将尸体再
运到武藏野。这其中也有多种可行性。我想在座肯定也有一些同学能够想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