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宋王朝多少年 > 第8章(第1页)

第8章(第1页)

太宗便召见了赵普,赵普看准时机,当即表示&ldo;愿备枢轴,以察奸变&rdo;。退朝以后,赵普立即上了份密奏,打出&ldo;金匮之盟&rdo;这张王牌,使太宗的继承皇位得到名正言顺的依据。果然很快又受到太宗的召见,太宗甚至当面道歉说:&ldo;人谁无过,朕不到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rdo;接着就日后皇位继承问题试探赵普,赵普回答说:&ldo;自夏禹至今,只有传子的公例,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rdo;一语正中太宗下怀,连连颔首,两人又密谈许久。于是,赵普次日就恢复了相位,且兼领侍中和拜梁国公,这是宋初德高望重宰相的加衔。这样,太宗与赵普为了各自的目标走到一起,&ldo;金匮之盟&rdo;便是两人政治勾结的产物,是一件伪造的政治赝品。至此,经过这样逻辑的分析,似乎已拨开了疑云谜雾,窥见了历史的真相。

其实,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如果说这一事情是彻头彻尾的伪造,那么为什么太祖始终不立自己儿子为皇储?其长子与第三子早夭。次子德昭已二十六岁,第四子德芳也已十八岁,不闻其兄弟有失德之处,都可以做皇帝。而太祖一开始就让弟弟光义担任最有权势的开封府尹,听其网罗大批幕僚,主持京师政务达十三年,后又进封光义为晋王。位居宰相之上。五代时期,亲王尹京隐然已有继位人的地位,进封晋王更是确认其皇储的地位,如后周世宗即位前就是晋王兼开封尹。而太宗即位后,也让弟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后改秦王,表明沿用太祖时皇弟尹京的旧制,廷美也基本获得准皇储的地位。宋初这一贯的做法,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吧。

同时,赵普曾在这问题上提醒过太祖,且有过阻止赵光义继统的蛛丝马迹,从而得罪了太宗。如太宗曾对赵普说:&ldo;朕几欲诛卿!&rdo;何事使太宗如此不能释怀呢?据《丁晋公谈录》载,太宗继位后不久,曾漏出过一句话:&ldo;倘若还是赵普在中书,朕也不得此位!&rdo;赵普在其罢相后的奏章里也谈到:&ldo;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rdo;这肯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为了将来的身家性命考虑,赵普不得不作此说明。后来赵普投向太宗怀抱,取得太宗信任后曾坦言:&ldo;先帝若听臣言,则今日不睹圣明矣。&rdo;所以赵普死后,太宗还耿耿于怀地声明:&ldo;赵普一向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rdo;可见,赵普曾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给过太祖许多忠告,但太祖终不听。且赵普罢相才一个月,就进封光义为晋王,位屠宰相之上,光义隐然已定为皇储。太祖为何如此听不进赵普之忠言呢?

有学者从五代诸帝在位时间最长不过十年,平均在位不到四年的历史出发,认为杜太后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此太后临死时有可能提出兄终弟及以保持长君在位的口头遗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太祖迟迟不立皇储了,因为立弟弟光义有些不太情愿,而立亲生儿子又有违母训,实在左右为难。上面我们提出的&ldo;金匮之盟&rdo;故事的疑点,其实主要可以否定这盟约书面成文誓约的不存在,所以太宗即位初年无人提及,赵普也因为本来是站在反对太宗即位的立场上,所以一时不便提及此事,也没有多少根据。而等到五年之后,太宗想拉拢赵普时,这才献上此宝玉,当然是经过了再次的人工雕凿。

上述分析,其关键还在杜太后有无口头遗嘱方面,倘若真有口头遗嘱,还存在其遗嘱是&ldo;独传约&rdo;还是&ldo;三传约&rdo;的区别问题。所谓&ldo;独传约&rdo;,即命太祖传位给太宗;而所谓&ldo;三传约&rdo;,即要求太祖传位给太宗,再由太宗传之廷美,廷美再传给太祖之子德昭。以杜太后的立场比较两者,应该说&ldo;三传约&rdo;的可能性大。然而太平兴国六年赵普重新炮制时,当然不能用&ldo;三传约&rdo;,而只能改成&ldo;独传约&rdo;。因为倘若用前者,那无异是在宣传赵廷美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这简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造假者不会如此愚蠢。而&ldo;独传约&rdo;则突出太宗,为太宗即位赢得合法依据,也为赵普树立了&ldo;顾命大臣&rdo;的高大形象。在逼死廷美后,太宗一系独传天下的局面就无可动摇了。

那么,最终杜太后的口头遗嘱是如何的内容呢?还是找不到有关的文字档案作佐证,仍带有相当的猜测成分,谜底的完全揭开恐怕已不太可能。

第二章

宋太宗弑兄夺位宋太祖五十岁时突然暴死,第二天其弟赵光义便于灵柩前即位。宋太宗是否弑兄夺位?前一天晚上&ldo;斧声烛影&rdo;的情况,古籍记载中也只是语气隐隐约约,文辞闪闪烁烁,给人留下遐想的天地,给历史留下千古之谜。

据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晚,天空晴朗,星斗明灿,太祖在太清阁散步赏景,颇觉心旷神怡。忽然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急传宫人开端门,召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光义到后,兄弟两人在大内酌酒对饮,命宦官、宫嫔都退下。宫人们只能在稍远处伺候,只见大内烛影下,光义时或离席,好像是谦让退避的样子。饮罢,漏鼓已敲三更,殿外积雪数寸。只见太祖手持柱爷戳雪击地,看着光义说:&ldo;好做,好做!&rdo;说完就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当晚,光义也留宿宫内。次日早晨将五更时分,宫人在寂静无声中发现,太祖已经驾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