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吴三桂帮着耽罗府上了奏章,那里面却是没少往自己身上揽功劳,至于耽罗府本身只是稍稍一提,要不是黄龙顺道也上了奏章,两份奏章又凑到一块到的,指不定吴三桂那份就被当成了普通的战报,伸手要钱要粮的!
兵部的人在皮岛待了大半个月,终于有些待不住了,催促着黄龙连派了几个信使,最后却是连一个都没带回准确的答复,都是些一拖再拖的托词,兵部的属员本打算直接打道回府,到时候回去随便一搪塞就是,反正也实实在在没验到人头,没人能拿他怎么办,可正当兵部的人准备打道回府,耽罗府派的人来了。
来的还是个文人,虽说说着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但看的出来并非大明人,反而是紧跟着那个武将看上去一身戎装,但却是一副随行护卫的打扮,看上去像个大明人,而非异族。
&ldo;刘大人。&rdo;李越客客气气的行礼道,这可是大明的官员,他可不能怠慢了,又不能太过热情,因为那个&lso;护卫&rso;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主上,方成,所以李越就是再心中激动,那也只能限于此。
&ldo;不知这位先生姓甚?&rdo;刘姓的兵部属员倒也不矫情,客套的回礼,他是兵部的老人,平日里也是不肯做那些肮脏的勾当才被同僚疏远,这番出使又是苦差事,哪会不知好歹着摆着自己兵部的身份。
而且,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兵部六品主事,谈不上什么大官,也倒摆不上什么架子。
&ldo;小臣姓李,添为济州府庶尹。&rdo;李越赶紧接着话头,不敢怠慢。
&ldo;哦,那岂不是那济州府主事之人?&rdo;刘姓的兵部属员眉毛一挑,倒是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庶尹?那岂不是一地父母官,说是主事之人倒也不足为过。
&ldo;小臣只管着政事,可算不上主事之人。&rdo;李越被这个兵部属员的话说的一惊,这才意识到真正的主事之人可就在边上了,只是乔装打扮着不肯露面而已,这话要是说过了,那不是白白引起猜忌不是?所以这才赶紧打算了那刘姓兵部属吏的话。
&ldo;这个……&rdo;那刘姓人面色一难,却不是因为话被打断,而是实在不知道如何说得好,总不能直接让对方找来主事之人吧?这也太难听了点,如今可是兵部求着分润些功劳,而不是对方求着自己。
&ldo;刘大人还请放心,我家主事之人来之前早有所言,保准不会让兵部的众位大人为难。&rdo;李越信心满满的道,方成此前确实有过叮嘱,李越这才有恃无恐,若是如此条件兵部众位大人都不肯同意,那总归是不可能。
在第一波黄龙派来的使者到来之前,孙元化就告知了方成,方成便让待在登州的孟千收集消息,大明兵部派了人到皮岛又不是什么秘密的事,自然是轻易的就被打听个一清二楚,等消息送到了耽罗岛又花费了些时日,但里里外外倒是弄了个分明自然也有解决的法子。
既然大明兵部这次是遵了崇祯的令,自然就没什么恶意,方成倒也不吝啬借这个机会正名,到时候至少孟千在大明境内行走时容易多了,打探消息也会齐全得多。
这还有个原因和朱末露也有些关系,他方成如今已娶朱末露为妻,总不能让人家一介小女子委曲求全,隐姓埋名,连家都归不得,这着实也为难了些。
诸多原因,这才促成了这次方成亲自到了皮岛,可毕竟皮岛是黄龙的地盘,黄龙的耽罗府,怕是仇比恩多,黄龙和耿仲明、尚可喜、尚可义等人又是旧识,方成是一个都不敢带,至于孙元化及其三子也是个个都不能带到皮岛来,孙元化和黄龙份属同僚,自然是见过面的,所以也见不得人。
这一来二去无人可派,反而是李越这个有着朝鲜国王李倧给的庶尹身份的议长最适合出面,只是李越向来对大明有崇敬之心,方成自己跟在后面还能放心点。
&ldo;哦?&rdo;那刘姓的兵部主事眉毛一挑,倒是对李越的话有些兴趣,只是低过耳朵来,小声问道:&ldo;不知此话怎讲,莫不是还有更大的惊喜不成?&rdo;
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风雨
&ldo;我家将军愿遣人将所有人头送往京城,由皇上亲自检验。&rdo;李越接着道:&ldo;足有五千颗真鞑子的人头。&rdo;
刘姓兵部主事听到前半句本事不屑的嘴角一扯,以为这些人竟然贪功到如此地步,妄图借几百颗鞑子人头就要求重赏,竟然还想派人上京讨赏,可听闻那是五千颗人头时,刘姓主事脑子一时哪里转的过来,只是一怔之后结结巴巴的道:&ldo;五千颗?此话怎……讲?&rdo;
李越点了点头,肯定了刘姓主事的惊骇,又肯定的道:&ldo;五千颗货真价实的金钱鼠尾辫子,绝无半点虚假。&rdo;
&ldo;此话当真?&rdo;刘姓主事呐呐了良久,这才回过神来问道,显然是觉得自己的举止不当,虽说五千颗女真鞑子的人头吓到了他,可方才如此失态并不应当,好歹他也是大明来使,这身份可高的很,但即使如此,这刘姓主事依旧欣喜若狂。
这若是真从七百多颗人头变成了五千颗,还都是些真鞑子,恐怕他这趟不是受罪而是大功了,这一趟倒也不算白白胆战心惊了一把,岂不看兵部属员上上下下几十人,没一个敢来皮岛?就他刘某人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如此好消息,这那岂不就是个伸手可及的天大功劳?自然是要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