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田改变了心态,从为一人谋,提升到了为一国谋的高度,整个人也感觉不一样了,看上去,不由得不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人,若假以时日,定为一能臣。赵兴在心中这样定义他,同时也为自己的体系里再加一大贤感觉高兴。
整理了下思路,谨慎的开口道:“让我们这些师爷,啊,是他们那帮师爷们,串联一些土司和各家商人叛乱,以此来攻击大人,朝廷里再有傅宗龙呼应,逼大人回去,其实那都是小儿科。而真正摆在大人面前的最大阻力,也不是云南布政使,而是祸乱了云南的黔国公沐家。”
此话一出,赵兴不由得皱眉。在他的印象里,云南沐国公是大明真正的英雄,为大明坐镇西南几百年,直到最后一代沐国公沐天波为国殉难,可谓是铮铮铁骨。这怎么在郭生田的口中,沐家却成了云南的祸患了呢?
看到赵兴不悦的神色,郭生田当然了解了他的心思,作为一个师爷,察言观色是基本功,揣摩心事是本领,他立刻了然。然后道:“云南有三害,我为诸位大人解释一下。所谓云南三害,就是土司,沐家,秀才。”看大家疑惑,郭生田笑着解释:“土司,大家当然知道,但沐家却怎么成了云南一害了呢?原本沐家是云南定海神针,历代黔国公为云南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沐家历代国公都有掌兵之权。在镇压土司叛乱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云南土司叛乱虽然层出不穷,但不必朝廷操心,就都被沐家轻松的镇压下去了,这不但稳定了朝局,让朝廷专心专意的经营北方,更主要的是,它减少了朝廷巨大的财政开支,为此,历代的黔国公对大明朝廷的稳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样的评论,对于沐家在云南的历史作用是没有人能够辩驳的。
“但是,到了沐朝弼在任期间,也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可功不抵过,终因累累罪行落了个禁锢而死的人生结局。而他的继任者第九代黔国公却是胆小怕事,土司叛乱,他总是称病不出,这才让土司做大,朝廷不得不派对西南根本不了解的官员,来这里平叛,这才有了靡费千万,牵连十年的奢安之乱的发生。”
看看大家凝神细听,郭生田就接着爆料:“现任的黔国公沐启元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横行各地,肆意贪战田地,这才是首恶。沐家,历代恩赐,再加布政司田土、屯田、沐庄三项合计的四万多顷,(明代一顷等于一百亩)。云南田上总额,则沐氏庄田所占,实为全省田土总额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四百多万亩。”然后痛心疾首的加了一句:“按照规矩,他们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
听到这个数目,赵兴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也太多了吧。”(标注一下,沐启元是在崇祯元年末暴病死的,为了故事需要,让他多活几年吧。)
郭生田淡淡道:“国朝史学家王世贞记载,“晟父子前后置圃墅田业三百六十区,日食其一,可以周岁。珍寳金贝充牣库藏,几敌天府。后庭曵罗绮者恒数百人,役使阉奴亦可数千百。上下各级家奴达万人。”沐氏财富可见一斑。”
看看赵兴惊讶的样子,郭生田冷然一笑:“多?大人,还不止如此呢。现在的沐启元趁着农民徭役繁重的时机,指示家奴,大肆收拢百姓投献。而他看中哪块土地,只要一指——此我沐家地,然后就是一群虎狼家奴,将这土地原有的主人赶走,或者直接灭掉。原先还假借土人之名作恶杀人,到现在,都已经到了明目张胆,嫌那麻烦了。”
赵兴猛的一拳砸下去:“可恶,猖獗。”
“猖獗的还在后面,他对土地有着迷一样的迷恋,汉人百姓家的土地他要争夺,而土司的土地山林他也要。不瞒诸位大人,现在云南土司的叛乱,有一部分,就是他逼出来的。然后他又以土司叛乱为名,向朝廷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现在的沐家,已经成了云南一大祸害了。”
赵兴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他出京的时候,是有着官绅们给自己巨大阻力的思想准备。而为此,在一路上,他和李守一也反复的权衡盘算,就是争取张慎言不阻挠自己,最好是让他做个冷眼旁观者。而他们寄予最大希望的,就是沐国公府能和自己结盟,共同推行这个利国利民的大政。赵赵兴对这个想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的习惯认知里,沐家在后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相当好。
现在看来,自己是想当然了,黔国公沐家不但不能成为自己的盟友,反倒成为自己的最大对立面。而可怕的是,沐家久镇云南,早已经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国中之国了。而他手中,还掌握着国家允许的5万精兵。一旦沐家死了心的与自己为敌,即便自己做出多么大的功勋贡献,一个逼迫沐家造反的罪名,自己就将万劫不复。
郭生田看明白了赵兴的痛苦,但为了国家大计,他没有心软的不再发声。只有将整个云南真正的内幕告诉这位一心推动国家变革的人,让他心中有一个真实的底,才能有备无患。或者是,知难而退。不至于弄出一个夹生饭,最终还牵连大家身败名裂,功败垂成。
“这第三害,就是秀才。”
赵兴也存着郭广生想的一样的心情,于是强打起精神:“秀才怎么又成了一害?”
郭广生道:“国朝养士,只要取得秀才以上功名,就可以减免他名下的土地上的徭役赋税。”
这个赵兴知道,于是仔细往下听。
“但是,大人您也主持过两科科举,更办了那惊天的科场舞弊大案,应该明白现在大明的科考制度,已经颓废到了什么程度。”
赵兴痛苦的点头。
“而单单咱们城外的豪族杨家,虽然没有出现举人以上的身份,但一族20秀才,就几乎占尽了城外所有的良田。”
“一族这么多秀才?这也算是天下奇闻美谈了。”
郭生田摇头:“不足为怪,他一个家族两千多口人,再加上咱们这里读书的人本来就少,而各省名额在那,竞争根本不激烈,同时考秀才举人,就在州府省里,那些家大业大,有钱有势的,弄一个秀才不跟玩儿似的,反倒是穷苦者,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赵兴深有同感,上次京城抡才大典,那么严密的层层遴选之下,还是有那么多不合格的考生进入呢,何况是地方上的,这个现在看来是不足为奇了。
“那么,楚雄有多少秀才?”王庆一询问。
郭生田痛苦的回到:“四百秀才。”还没等赵兴惊讶,郭生田再次爆料:“全省有秀才三千七,这还不算,还有监生。”
赵兴这次是真的坐不住了。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他们虽然没有真正监生出学致仕的资格,但身份却和监生相同,也就是说,他们依旧算有功名的。他们都有享受名下免赋税土地的资格。
“那么,监生又有多少?”
郭生田苦笑:“这个学生不知道,不过,现在在云贵川,流行家族集资捐监生的习惯,哪怕是一个穷掉了底的家族,只要有一个识文断字的,这个家族就宁可卖儿卖女砸锅卖铁,也凑足银钱,上下走动,为其捐一监生。如此,不但家族有事,这个可以能见县令不跪的为大家出头,同时,还能将全村的土地,都寄在他的名下,如此,一村世代不再缴纳税赋。”
最终赵兴没有底气的询问:“那真正向朝廷上缴赋税的,到底能有多少?”
郭生田肯定的道:“绝对不会超过一成。”
面对着浮现出来的总总阻力,面对现在的现状,赵兴猛的一敲桌子:“施行变法,必须施行变法。要不然,这个大明就不是亡于建奴流寇,而是亡于士绅大族啦。”
()
。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