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了高昌回鹘之后,大石并不满足,下一步剑锋所指就是高昌回鹘西南的东喀喇汗国。喀喇汗国也是西迁的回鹘人跟当地民族融合建立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不同于信仰佛教的高昌,已经完全伊斯兰化,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喀喇汗国的可汗自称为阿斯兰汗,汉语的意思就是狮子可汗。喀喇汗国在公元11世纪分裂成了东喀喇汗国和西喀喇汗国,当时的东喀喇汗叫作阿赫马伊本哈桑。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已经不受中原文化影响了,这是穆斯林的名字,此人也是一代雄主。大石跟阿赫马的部队展开了激战,结果惨败。因为东喀喇汗国毕竟在这个地方待了百余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大石远道而来,一仗下来,西辽军退去,很多跟随大石多年的勇士战死疆场,但是大石绝不灰心。
不出几年,好消息传来,阿赫马病死了。他的继承人易卜拉欣是个酒囊饭袋,狮子未必都能生下小狮子,阿赫马这个狮子汗生了个绵羊汗。易卜拉欣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一继位,原来臣属于东喀喇汗国的葛逻禄人就反了。葛逻禄人实际上也有回鹘的血统,也是跟当地民族混血的一个游牧民族,十分强悍。他们原来臣属于东喀喇汗国,现在一看狮子汗死了,绵羊汗继位,我们怕狮子不怕绵羊,就起来造反。易卜拉欣被打得没办法应付,每天蜷缩在自己的宝座上,内心充满了恐惧,他柔若无骨的手臂根本就举不起刀剑来。这时候易卜拉欣环顾宇内,谁能救我呢?耶律大石!当年他连我爸都敢打,打葛逻禄人肯定不在话下。于是易卜拉欣就给耶律大石写了一封信,我现在国中遭难,葛逻禄人进攻我,请你念在睦邻友好的份儿上(也不知道两国有什么友谊,前几年还打得不亦乐乎),仗义援手,帮我打败葛逻禄人。耶律大石一看,这不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吗?你让我帮你打葛逻禄人,可以啊,但我不能白干,你给我什么好处?易卜拉欣说,如果你帮我打败葛逻禄人,我奉上土地、人民,纳土归降。耶律大石简直是喜出望外,赶紧率领大军进入东喀喇汗国的首都巴拉沙衮(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帮助易卜拉欣攻打葛逻禄人。
毕竟大石的西辽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对付这些游牧民族还是绰绰有余的。打败了葛逻禄人之后,易卜拉欣果然没食言,纳土归降,大石以巴拉沙衮为自己的新都城,改名虎思斡耳朵,斡耳朵是宫帐的意思,虎思斡耳朵就是强有力的宫帐。从此以后,一直到西辽灭亡,都城就在虎思斡耳朵。大石封易卜拉欣为土库曼王,跟高昌王一样,东喀喇汗国灭亡,地盘全部被西辽占领。易卜拉欣欢天喜地领着土库曼王的封号回去享受他的财宝和美酒去了,从此以后,这国家我再也不用操心了,巴拉沙衮已经改名了,我已经由阿斯兰汗变成土库曼王了,以后该耶律大石着急了,我得尽天年去了。他就这点儿追求,纳土归降,不失王侯之位,总比当了俘虏被人宰了强得多。
第1节复国梦碎
占领水草丰美、物产丰饶的东喀喇汗国,不仅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西辽的疆域,而且还让耶律大石的十万军民得以休养生息,积聚力量,西辽正逐步成为西域地区的强国。但是耶律大石并不满足于此,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消灭金国,光复辽国,那么耶律大石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在占领巴拉沙衮之后,把年号由延庆改为康国。康国三年(1136年)元月,进入虎思斡耳朵后不久,耶律大石向他的战士们发出东征的号令。
史籍记载:“以青牛白马祭天,树旗以誓于众曰:‘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辽史天祚皇帝本纪四》)耶律大石集合部众,斩白马、青牛祭天,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创业,后继的君主,这主要指天祚帝,昏庸无道,不理朝政,致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领你们来到这遥远的异国他乡,就是希望有朝一日重整河山,光复大辽社稷。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的家乡,良园虽好,非久居之地,我们一定要回到故土去。
耶律大石传旨,以手下第一能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为都元帅,率七万铁骑东征。西辽军沿途要经过茫茫大漠,沙漠的气候变化无常,这一次出征,绝不像大石想象的那么顺利。风灾、雹灾、沙尘暴,加上瘟疫流行,大军行至一半,敌人还没有看到,人马就已经倒毙无数,如果再往前去,那就是送死了。万般无奈之下,萧斡里剌宣布班师,退回了虎思斡耳朵。“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大石曰:‘皇天弗顺,数也!’”(《辽史天祚皇帝本纪四》)看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天意啊,没办法,跟故土隔得太远,过不去大沙漠,光复故土的希望在一点一点破灭。
既然故乡回不去了,就只能好好经营他乡,把他乡当成故乡,好歹在西域保留了契丹大辽的血脉。东征不行,大石改而西征,要为大辽开疆拓土。河中地区自古称富饶,西辽要往河中地区发展。河中地区是中原史书中的称呼,大概位置是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中国汉朝的史书里对这个地区就有记载,唐朝一度在此设立河中府,故称为河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