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姒拥着锦被,默无言语。谢方知叫人打了水来,先给她擦洗了身子,自己也去沐浴,之后便收拾好东西,离了京城。姜姒睁着眼睛看着帐顶,枕头下压着谢方知要给姜荀的那一封信。她知道,谢方知是支持着萧纵的,可这一回去徽州就是要跟萧纵作对,这件事里面必定藏着惊天的谋划。只是现在的姜姒没想到,一场大祸,已经酝酿了起来。徽州多富饶,周围乡镇人烟阜盛,受灾之人也极多。原本水灾不算是什么大事,偏偏这一次查出一大波的贪官来,京城里的消息倒是没有过间断。姜姒在谢方知离开之后,便着人将信递给了姜荀。彼时,姜荀又到了净雪庵,刚给自己母亲上完香。他拆了信,一看,便笑了,对着殿中那一位身穿蟒袍,明明已经快大难临头却怡然自得的魏王道:&ldo;谢方知兵行险招,虽觉得仓促了一些,可竟然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若有赵蓝关控制京畿守卫,大事可成。&rdo;萧纵背手看着山下青葱树木,瞧着小尼姑端着茶进了旁边章太妃所在的禅室,眼睛微微眯起来,回头的时候看见姜荀正目露精光地看着谢方知那一封信,原本的病气似乎也褪干净了。这些年,姜荀的身子骨倒是渐渐养好。唇边笑意加深,萧纵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道:&ldo;谢乙此人有奇智,若是叫本王来,却是不敢出这样的一招。&rdo;&ldo;所以他是谢乙呢……&rdo;姜荀也不得不佩服,也不是计策多妙,而是这时机。&ldo;不过名声上可能不大好听……&rdo;笑一声,萧纵道:&ldo;要什么好名声?成王败寇。&rdo;庄闲成王败寇。正是此理。姜荀不得不承认,萧纵此言,非常正确。徽州水灾的事情,谢方知这打算,绝对是一招险棋,如果能成,那就是险中求胜了。从谢方知一到徽州开始,消息就陆陆续续地传回了京城,姜荀这边也严密地控制着京城的局势。而谢府这边则进入一片风平浪静之中,整个朝野的局势,在风雨到来之前无比地平静。值得一提的是,七皇子也被提拔起来,在京城之中督办此案,连着傅臣也成为处理这件事的大臣,而原本是皇爷手下得力干将的魏王萧纵,竟然根本不涉入此事之中。表面上,皇爷是恩赐了萧纵,叫他去修编大晋国志,但是这种闲职,一看就是要出事的。不过也有魏王一党自己安慰自己,只道这一次徽州那边的官员里有魏王曾经举荐上去的人,按理说魏王是应该避嫌。也就是说,皇爷这样考量必定有皇爷的道理,他也不是不信任萧纵了,这不,还给了个要紧的闲职来挂上吗?若是真正把萧纵当成了弃子,必定不会这样做。所以尽管魏王似乎被架空了,可朝中还是相安无事。相应地,在这一次事件之中冒头的傅臣跟谢方知,吸引了朝中各位大臣们的注意,都知道这约莫就是以后大晋朝中跺跺脚都能抖上一抖的人物了。而傅臣,在严密把控着徽州局势的时候,也同时叫人探着谢方知那边的消息。虽然他跟谢乙之间已经是貌合神离,但是在朝中立场上,傅臣一直以为谢方知与自己乃是一块的,更要紧的问题是,现在朝中上下根本没有第二个人选。九皇子早就废了,太子也不中用,七皇子已经成为铁板钉钉的储位人选。毫无悬念的储位之争,又能翻出什么浪花来?现在七皇子要与皇爷一起,将萧纵这个人给除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傅臣的算计也很大。如今谢方知被仇恨给蒙蔽了,也怪萧纵倒霉,他自己也牵扯到谢相一府的事情上来,这一回谢方知举起屠刀,必定就是要报仇。皇爷利用了谢方知这一点心里,让谢方知成为他手里的刀,要把萧纵的头颅给砍下来。傅臣想着,总要给萧纵通风报信儿,好让萧纵有所准备,这样双方才能掐起来。如果萧纵不堪一击,那这件事也就毫无看头。所以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傅臣有意将一些消息透给了萧纵那边的人,几番周折之下,先到了姜荀这边。姜荀本就是萧纵的智囊,知道这消息之后,几乎笑出声来。&ldo;这傅臣,也是狼子野心,其心可诛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