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点概率,都是上面的领导人不想看到的结果吧!
其他不讲,沈老现在享受的待遇就全没了,原本能重登讲台,沈老还特意去准备了一些资料,生活除了沈楠外还有点其他的盼头,要是这个都没有了呢?
难怪当年人家要选黄柏新做出头年来举报沈老了,确实有能力啊,写的举报材料估计都能入木三分!
如今是想故技重施?
看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但是不好意思了,这世上也不是只有你黄柏新一个人会玩笔杆子了!
本来季恒是绝对听从和尊重沈老的想法,可现在,既然对方吹起了战争的号角,他们也不能傻傻地呆在原地挨打不是?!
“周大哥,我今天连夜就会写一篇文章给你,我不要稿酬,但是你务必也帮我登上明天的《新论》可以吗?”季恒脑子已经飞快地转动了起来,论点、论据一一在心中铺成开来,若手头有纸笔,马上就可落笔去写。
现在文化氛围开放了,既然《北方日报》敢刊登这样的文章,他们一直走在风口前面的《新论》又有什么不敢的?况且季恒的文笔,他是信的过的,能让季独行多刊登几篇文章在他们报刊上,他何乐而不为!
一场文字战争,就这样悄悄拉开了帷幕!
第79章你来我往
季恒写起武侠、仙侠小说,自由他的浪漫气质;写一些散文诗歌的主题也更多的是端方文笔,投当局所好,一片正派光明!人人都道季独行文笔好,认为文如其人,肯定也是端方、圆润、温文尔雅。
可是这并不表示,季恒的笔写不出锋利和嘲讽,写不出激进和热血!
季恒的标题直接引用了《北方日报》上黄柏新的文章标题《论师格的重要性》,标题名字为《又论师格的重要性》!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季恒心中怀着满腔怒意,可谓是一气呵成!
季恒不同于黄柏新用议论文的形态写文章,而是以沈老作为第一视角,写了一篇小说,糅杂了两人之间的真人真事,从沈老如何从海外抱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归来,投入教育和科研工作,到在华国的大地上落叶扎根,娶妻生子,兢兢业业!同时还描写了对自己的学生如何尽心尽力,只希望学生们成材之后也能够如同他一般继续为国家的建设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主人公放弃了国外的优渥待遇,放弃了家中安排的更加闲适的工作,放弃了照顾家庭的时间,只为了一句“国家需要你”,就无怨无悔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几年。
而这一切,都被用心险恶的学生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举报了上去,从此经历了近十年的折磨,如今好不容易平反归来,却发现这个学生非但没有得到任何惩罚,还身居高位,自己不想再与他争论,纸只想好好过自己的余生,对方亦是不依不饶,非要将他再次打入地狱不可!
季恒在文章的最后悲愤地写道:百年之前我们已经有了觉悟,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派出公派留学生近百名,让他们学成归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国家建设。而这样一批人,确实都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姓名,成为了各科各业的大拿,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而如今,为何抱着同样报效祖国的心,却得到了如今的待遇?如果归国而来的俊才皆是如此,那么谁还敢回国?赤子之心被伤透之后的结局,又由谁来买单?
对于人才的品德自然要辨别,可是现如今我也六十岁也,几十年在华国的兢兢业业竟然还有人分辨不出一个人的是好是歹,那么又要人如何证明?一辈子的时间不够,非得后辈偶然在历史的尘封中翻开我这页纸的时候,才能知道一个人是忠是奸?
周工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而我一介垂垂老矣之人,一生都即将有了盖棺定论,却还有宵小之辈污名化我,这是何等利刃刺心之感?!这是要我即使生命走到尽头之际,依旧无法闭眼啊!
季恒的文字慷慨激昂,处处都透着悲愤和哀伤,将沈庆云的心路历程一一写来,或许就连沈庆云自己来写,都表述不出其中情绪的十分之一,可是季恒却用他的笔完美的将这些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
再加上季恒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这篇文章,让人放佛也跟着沈庆云经历了这一切一般,非常有代入感,也更能挑动人的情绪!
原本黄柏新这篇匿名写的文章,因为用的是匿名,大家没有关注到自己喜欢的作者,又藏在《北方日报》后头的版面的里,只有关注这一块的人那里才引起了反响,而黄柏新的最初目的,也只是为了让上头的人看到这篇文章而已。
毕竟现在文、革已经结束,不能再像原来那般写举报信,而且就算要给相关部门反映,最后人家都要去实地调查,还要找他证实,可是到底沈庆云是怎么样一个人,黄柏新心里再清楚不过,怎么会有什么真实的证据呢?
他只是想在报纸上刊登这么一篇文章,自己隐在后面,让有心人注意到了之后,心中有所猜忌,原本沈庆云就已经离开教育岗位这么久了,年纪也大了,让他就此回去养老也是可以的,再加上他在背后稍微运作一番,想必这事能成。
可是黄柏新万万没有想到,沈老收了季恒这么一个徒弟,写出来的文章比他犀利百倍,呼吁出来的情感更加让人义愤填膺,而且文章还直指他的原文,摆明了是要打对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