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 216 北宋八十二(第1页)

216 北宋八十二(第1页)

天圣四年五月,宋帝下令言曰:近些日子国家和平周边团结,长期无大规模用军需求,故而削减兵械制造局至原来的一半。

此举立刻迎来了宋国周边国家的双手双脚赞同,大家纷纷表示我们支持宋国皇帝的决定,宋皇万岁!

一时之间宋国周边环境空前的和谐,在这种气氛下,辽国皇帝表示,他虽然很想跟着宋国一起削减到一半的军备,但是无奈他们地里面还有若干个不争气的娃,没错,说的就是你,还有你你!都是因为你们的错,才使得我们不能像宋国一样削减军械。

但是为了表达辽国人爱好和平的姿态,辽圣帝还是意思意思得将军械局缩减到了原来的八成,同时最近格外乖巧的党项也紧跟大佬们的步伐,同样找了一个他们还要抵御吐蕃和西方不老实的外族的理由,同样也将军械到了原来的八成。

各国首脑以及顾问团一边在脑子里面跑马思索,宋国究竟哪根筋搭错了想不开?表面上还是做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了和平而一起努力的姿态。

这种缩减都是放在明面上的缩减,既然说了当然也不好赖账。

不过对于辽国人来说,他们的差异倒也不大。

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有不少的私人的军械制造冶炼炉被改造成了玻璃冶炼厂。

也就是在这一番统计之下,近期被辽国的贸易量以及收入冲昏头脑的一部分官僚才意识到隐约存在的问题,但是随即他们便觉得:既然如今所有的国家都在削减军备,那么这些改造成玻璃冶炼厂的军械局也和他们所说的削减数额差不多,那不是正好。

这意味着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啊!岂不是美滋滋?

对比直接削减了五成的军备制造上来说,他们辽国毫无疑问还是占优的。

宋国的小皇帝怕不是被最近的脸接连的胜利给冲昏了头脑吧?

对了,说起来这位小皇帝一直是被汉人的儒家教育进行教导的,那倒也难怪会出现此等情况了,毕竟是学傻了吗?哈哈哈!

周边两位年长的领导者在心中嘲笑宋国,他们自然不知道,宋国虽然名言削减了军备,但是在进行技术革新之后,他们已经能够达到原来两倍甚至于三倍的制造量。

宣布削减军备一方面是赵祯的确打算这么做,因为作为原材料的铁矿石已经不足以应对如今的连轴转局面,在此状态下已经出现了部分堪称浪费的空摆情况,故而需要进行产能的重新调整。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为了减轻他们的警惕心,毕竟这段时间内宋国的动静有些大……

至于引的周围的几个国家跟着一起削减军备,这边是意外之喜了。

大概这便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吧——后来人这么评论道,当然,这是汉人学者们的意见,换做那些游牧民族后人则是哭喊着指责大宋:山下的宋人那是奸诈啊!他引诱我们老祖宗削减了军备,自己暗戳戳加强了,狡猾得不得了啊!

咳,汉人学者表示你们想太多啦!怎么可能哟!宋人们又想不到接下来几年,春秋鼎盛的辽圣宗和党项首领会相继过世。

一般人的确是想不到,但是在北宋的历史中混入了一只只大概记得历史大事件,还热衷于搞事的夏小喵呀。

天圣四年夏,宋国各地洪水频发。

尤其是自去年开始修筑的海堤发生了大面积冲毁事件,民役死伤过百。

此究竟为天灾还是人祸?亦或者是为上天示警?

一时之间民间议论者众。

便是在朝堂之上,都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论。

赵祯近年来动作频频,虽看似并无重大错误,但是也压不住有人想要借此对官家进行敲打。

一般来说,大灾之后帝王都要进行一番自我检讨和反省,当然并不至于到罪己诏的程度,但也总有人要替帝王顶灾,而这个最好的人选就是丞相王旦。

王旦历经三朝,在位期间虽为文臣,却并不制止帝王偏向武将的种种举动。早已引发部分人不满。

在救灾的队伍发出之后,朝中立刻有人想要叫停修筑海堤的事件,就如今的事实证明,所修筑的堤坝在防潮之事上非但无用,反而有罪。按照今年和之前两年的数据比对,今年的受灾情况更为严重,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要远高于往昔,既如此不如不修,将这笔钱两节省下来进行灾后重建岂不大善?

他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了支持方的辩驳,随后二者吵成了一团。

赵祯看着朝堂上如沸腾一片的局面,心中却极端冷静。

他心中很清楚,堤坝修筑到一半的时候其实正是他最为脆弱的时候,新堤坝材料将干未干,新旧之间间隙最脆。且往年的堤坝溃坝是大面积的冲散,面积大了,冲击力反而不大,水大却缓,但这一次新堤坝塑造精心,撑住了水势,导致冲垮的面积很小,速度却极快。

所以才会发生裹挟民工冲下海岸之事。这么简单的道理,连他都知道,朝堂上众人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们依然抓住这一点不放,说到底,他们冲着的全不是范仲淹,而是他赵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