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们台湾这些年在线阅读 > 第52章(第1页)

第52章(第1页)

反正,这一年的台北市长选举是双雄对决。其实,还有一个新党的王建瑄。这时王建瑄的角色就相当微妙了。因为陈、马两人的支持率几乎一样,虽然一般都认为陈水扁会当选,他所到之处的确人人为之疯狂,尤其是年轻族群。但实际上马英九一直领先陈水扁些微的票数,所以王建瑄能得到多少选票,就关系着这场选战谁能胜利。

陈水扁在这场选战中简直将行销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次选战中,陈水扁除了本身的竞选总部外,另外成立了一个名为&ldo;扁帽工厂&rdo;的另类竞选总部。那是一整栋充满了后现代气氛、像pub一样的建筑,里面有咖啡吧、演讲厅、视听间等。而所谓&ldo;扁帽&rdo;,那是一顶墨绿色的毛线帽,本来只是筹备选举经费而做的义卖品,没想到这个玩意儿的推出却意外地造成全台的大抢购,成为当年的时尚流行商品,全台湾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人戴着扁帽。于是,陈水扁方面索性将&ldo;扁帽工厂&rdo;作为一个创意性品牌,继续推出一些周边商品,如个性笔记本、鼠标垫、马克杯等,也造成一股收集及流行的热潮。一件由政治人物产生的附属产品,竟变成商场上供不应求的热卖商品,我看世界上也只有把选举当成全民运动的台湾会创造这样的奇迹。

但这次选战,陈水扁却犯了一个错误:越到选战后面,越来越挑起省籍情结,又有民进党内人士说马英九是&ldo;新卖台集团&rdo;的一分子,结果,选战越打越悲情,反而不如四年前那充满了&ldo;快乐、希望&rdo;的气氛。虽然这次选战,省籍因素也没有全面发酵,但陈阵营的某些言论的确刺激着外省族群。

反观马英九阵营,选战越到后面越欢乐,泛国民党阵营算是团结了起来。所以在他的场子里,不只可以看到国民党党旗,还会有新党党旗。

马英九这场选战越打越欢乐,陈水扁则是越打越悲愤。这种情况在选前一夜两方的造势大会上特别明显。陈这边,不断地重复以往民进党一贯的台湾人悲情诉求。反观马这边,现场越来越high。&ldo;电视机前面的朋友们,快来现场跟我们一起欢呼!&rdo;镜头里的马英九这样热情地说,让当时很多支持陈水扁的年轻人也忍不住心动。

结果隔天,马英九以6的优势击败陈水扁。这次选战是国民党分裂后的首次大团结,但同时也造成了新党的泡沫化。陈水扁落选致词时也算够有风度的。过不久,陈水扁将市长交接给马英九。谁知道10年后他们两个又交接了一次。

陈水扁拥有大批的年轻支持者,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投票权,只是跟着喊慡而已。但两年后的大选,他们都已经可以投票了,成为一股有力的票源。

同时间的高雄市长选举,一样翻盘,民进党的市长候选人谢长廷,南下远征,击败了时任的市长吴敦义。到此,台湾北蓝南绿的局面基本上已经形成。

&ldo;冻省&rdo;让宋楚瑜和李登辉结下梁子

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是,省长选举及台湾地区&ldo;大选&rdo;,要是省长拿到的票比&ldo;大选&rdo;候选人的票还多怎么办?是不是代表省长更有统治的正当性?会不会引起所谓的&ldo;叶尔辛(叶利钦)效应&rdo;?还好后来1996的&ldo;大选&rdo;,李登辉总得票数还是比1994的省长宋楚瑜票数高。

1949年国民党到台湾后,一个台湾岛就有&ldo;中央&rdo;、省、县市、乡镇四级&ldo;政府&rdo;。1998年,李登辉为了斗掉宋楚瑜,干脆把省给&ldo;冻结&rdo;起来了。这一&ldo;冻&rdo;,也&ldo;冻&rdo;掉了李登辉及宋楚瑜的关系,导致后来国民党的再次分裂。

当1993年连战从省政府主席转任&ldo;行政院长&rdo;后,也许是感念宋楚瑜&ldo;护驾有功&rdo;,李登辉委任最后一任官派台湾省主席时就想到了宋楚瑜。宋楚瑜在省主席短短一年的任内也干得有声有色。1994年,挟着高民望,宋楚瑜以四百七十多万票,赢了民进党一百多万票,成功问鼎首任民选台湾省省长,政治生涯可谓达到顶峰。

宋楚瑜在省长任内,不仅长袖善舞、八面玲珑、领导能力强,事事处理得妥妥当当,又深得蒋经国的真传,勤走民间,所以可说是具有高亲民度。而他的&ldo;省府团队&rdo;,风靡全台,在当时几乎成了&ldo;高效&rdo;、&ldo;亲民&rdo;、&ldo;清廉&rdo;的同义词。并且,宋楚瑜除了经营自己的省府团队外,更将自己的人脉系统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当初谁都不难看出他有更上一层楼的野心。

[1]在台湾,根据各军种的人力需求、入伍时间不同,按照梯次划分,每一梯之间通常隔半个月到一个月。简称t。

1999

第一次到大陆

1999年,升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我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起因是认识了在美国某大学的郑教授,刚好他要带一批美国学生到北京大学做参访,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决定跟着去了。

那一天,从澳门转机后一路往北,我看到了过去只有在课本上及电视上才看得到的大陆土地,飞过了长江黄河,那种心情真是激动得无法表达。

飞机顺利地降落在北京机场,当时还是20世纪80年代建的那栋旧机场。停妥后,空桥接上,机门打开。因为我坐在最前面,当机门打开的那一刹那,外面地勤人员浓厚的京腔对话顿时传到耳朵里,虽然他们讲的我都听得懂,可又跟我们说的不同,平常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听到的,现在突然亲眼所见并亲耳所闻。那时候他们讲的几句话我已经忘了,但那种震撼与冲击却一直忘不了。

北京旧机场从航站到海关间的通道有个瓷砖壁贴让人印象深刻。到了海关闸口前:&ldo;咦?怎么没人?&rdo;旁边一位大叔说是在换岗,要等会儿。过了大概5分钟,工作人员拿着钢杯各自上岗。终于开始进关。

我带着稍微忐忑不安和有点儿怕被刁难的心情走了过去。毕竟,过去听得太多,但又几乎是陌生的。

&ldo;台湾同胞啊!呵呵呵……&rdo;海关大叔看了看台胞证,然后还给我,我心里才轻松下来。现在看来,这么平常的一件事,那时候居然那么紧张。

驱车前往北京大学,一路上也挺震撼。天啊!北京的路居然那么宽而且直,高楼大厦居然那么多(走的是机场高速接北三环,当时四环还没完全建好),跟我以前的印象完全不同。我的妈呀!自行车还真多!种种的惊叹,简直就是文化冲击,就像没见过世面的老土。车子最后从旧的北大东门进去,穿过校园,最后到达招待所住下。

先来说说我对那时候北大的印象好了。第一印象就是大,完全符合我对大学的印象:有湖,有森林小径,而且因为大,所以可以骑脚踏车载女孩呢!这是我多么羡慕的大学生活呀!哪像我读的学校,骑车从前门进,一不小心就发现到后门了;而且,校内到处都有烧烤摊和餐厅,简直就是一团糟,但生活很方便。北大南墙那时还都是店铺,早期有名的飞宇网吧在那时只有一小间阴暗的店面而已,没想到后来生意越来越大。而东门外,则是旧胡同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