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动物世界百科大全书 > 第四十九章承袭余荫(第1页)

第四十九章承袭余荫(第1页)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译文;

这句爻辞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享用祖先的余荫,守住正固,会有危险,最后吉祥,或者跟君王做事,没有成就,二是指安享旧有俸禄,守正道,虽然占卜遇到危险的兆头,最终也是吉利的,即使为国家君王立下大功,也不自居其成。

依靠过去的成就过日子,坚持下去很难,终了吉利;如果从事于政府事务,不成功。发生纠纷后仰仗自己以往的功绩和贡献(食旧德)化解了问题,倘若依赖本部落首领则一事无成(无成)。修养永恒的品德为什么还贞厉呢?这是因为不应该出而为君王谋事,所以不能养成其永久的完美的品德。吃用全靠以前得到的积蓄。经过一段真正的磨炼,最终能够好起来。占得此卦此时如果前去从事某项事业,将不会成功。是顺从现实情况的上等好办法。

天上下雨,地上“接受”其灌溉,故乾坎有喂食象。从在下的一方来说,蒙得食之恩;从天上说,有施食之德,所以不用得字而用德字。乾父下生坎子,所以乾为旧、坎为新。旧人施德于新人,从新人角度来说就有“食旧德”之象了。安享着原有的家业,吃喝不愁,坚守正道,处处小心防备危险,终久会获得吉祥;如果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成功后不归功于自己。这里说的是爱争论的人,只要继承祖上留下的产业,小心谨慎,才会平安无事,如果想从政,那将一事无成,没有任何官职。爱争论的毛病是很不好的,要注意不可为官。还有坚持原来的德行,即走自己的路,估计是有危险的,但最终是吉祥的。如果跟从纣王做事,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

多读书,多做事,使精神充实。

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可以使精神愉悦。精神充实了,便能达到较高的境界,也不会因精神空虚而抑郁。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便不会因为百无聊赖,游手好闲。

六三;遵守公德,不自傲。承袭余荫旧德也可以理解为旧有的功德,而无成不是没有成就的意思,而不是在成就面前不居功自傲,只有坚守正道。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够吉祥。

六三”以阴柔居坎之上,即将出险境。看到初六;“不永所事”,九二“归而逋”,他虽与“上九”相应,却自守不动,“食旧德”,甘心守着祖宗留下财产过日子,别无它求。以阴居阳位,上承“九四”,下乘“九二”,靠两阳相扶,是一个无能之辈。“贞厉,终吉”,虽说有危险最终还是吉祥的。“或从王事,无成”,与坤卦六三“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的含义有所区别。坤卦“六三”是以坤德从事王事而不自居;可讼之“六三”是以无能奉行王事而无成,当然也就不能“有终”了。到了六三,可以“食旧德”,因为它本身阴爻居刚位,虽然不会太强势,但有上九正应,等于“享用祖先的余荫”。这个时候,对方当事人九三出场了。对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利用已经具备的各种优势,坚守自己的原有立场,不让步,成功了。也就是说,第一步调解,对方当事人没有让步的可能,所以调解失败的原因在此。但是对方当事人还是希望调解的,但是调解的条件要大大降低。降太低了,九五(王)不同意,所以没有成功。此爻讲乙方固守阵地,不为所动,在初步胜利的情况下,还有乘胜追击的倾向,但是没有成功。

在这方面,应该学习一下东汉开国大将军冯异。他跟随汉光武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最初的时候,刘秀实力很差,有时草粮都供应不上,可是冯异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刘秀。冯异治军有方,爱护士卒,深得部属拥戴。每次大战之后,刘秀都要为将军们评功进赏。这时,各位将军都为争功得赏,大喝小叫,以致拔剑击树,吵得不可开交。冯异却从不争功争赏,每次都独自静坐在大树下,任凭汉光武帝评定。这样,大家就给他取了个雅号,叫“大树将军”,军中无人不知。冯异一直到去世,都尽忠王事,而且从来不自居其功。

古语讲“功高盖主”,“狡兔死,走狗烹”。冯异战功赫赫,兵权在握,却从不以功自居,坚守旧有的正道,也是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原因。占得此爻者,一定要学习冯异的做法。不可在领导、上司面前以功自居,低调为好。

占得此爻者,还要注意不可长久地吃老本,这种老本可能是指祖辈留下的财产或是功德,也可能是指你过去的人脉关系,应该认真地看一下当前的形势,严格地要求自己,在维持过去的财产和人脉关系的同时,还要去开创新的事业,建立新的人脉关系。

六三爻与世无争,可以靠祖宗留下的余荫生活,不与人争,自然吉祥了。六三爻与上九爻相应,上九为宗庙之位,所以有六三受益于宗庙的卦

切记:

积德相随便可期,前庭枯木凤来栖。

好将短事成长事,莫听傍言说是非。

运方兴,笑语频。

降玉女,在河边。

守旧安居正,虽为获吉亨。

狂谋图进用,枉费觉无功。

我们说说冯异的故事;

我国古代将军的名号很多,按照封号来说,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靖逆将军等;按照官职来说,有上将军、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按照绰号来说,有断头将军、啖睛将军、铁血将军等。然而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冯异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号——“大树将军”。

原来,冯异为人谦虚退让,遇事隐忍,虽然功勋卓著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每在路中遇到诸将,不论官职高低、战功大小,皆驱车让路。刘秀带领众将军行军打仗时,每次战斗结束后,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论功谈赏。而冯异则常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静静地思考着战斗的经验得失,久而久之,将士们看到他独特的风格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便戏称他为“大树将军”。攻破王朗后,刘秀整编部队,把投降的将士分给诸将军,结果众军士纷纷表示愿意归属“大树将军”,刘秀因此对他更为欣赏,屡屡委以重用。冯异之所以能够长期得到重用,善始善终,就在于他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有一个正确的名利观。

处变有谋略

冯异是刘秀的第一任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可不要小瞧这个主簿职位,它可是与领导接触最密切的官职。刘秀让冯异当主簿,除了冯异自身的才能外,还体现了刘秀对冯异的信赖,早早地就把他划入了心腹的范围之内。

俗话说“每逢大事有静气”,在刘秀诸将中,冯异总是能够保持头脑的冷静,深得刘秀赏识。而冯异也不负刘秀厚望,在刘秀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三步棋全都是在冯异的帮助下完成的。

第一步,韬光养晦。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六月,刘秀的哥哥被更始帝杀死。在一人有罪全家株连的古代,刘秀被更始帝疑忌自在情理之中。刘秀深知处境险恶,只能暗忍悲痛,强作欢颜。当时刘秀的部将朱佑、臧宫等都要杀更始帝。只有冯异单独前去安慰刘秀,说:“今更始诸将纵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后汉书·冯异列传》)。这一席话,不仅指出了刘秀得以自保的正确道路,而且最终使刘秀自立门户、建立帝业,犹如韩信之汉中对、诸葛亮之隆中对,作用甚伟。

第二步,巡行河北。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大臣们都不同意。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父子贵幸,当朝用事。冯异劝刘秀跟他们深交结纳。由于曹氏父子力劝,更始帝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刘秀一到河北,便派冯异和铫期抚循属县。冯异等所到之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还逐一了解河北的地方官员,暗中考察他们是不是愿意归附,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刘秀。河北诸郡最终成了刘秀的根据地。

第三步,黄袍加身。公元25年,刘秀手里的地盘已经有很多,将领们纷纷劝他速登帝位。刘秀心中没底,便对冯异说:“昨夜,我梦见我乘赤龙上天,醒来后,心中很害怕。”冯异一听,忙下席拜道:“这是天命感召,托梦于大王。大王感到害怕,是因为大王一贯慎重。”刘秀放了心,遂在(今河北柏乡)即位,改元建武。

人都有七情六欲,自然也离不开追名逐利,对名利的不同认识和选择,是衡量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先进与落后的重要尺度。名利观,实质上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正当地追求名利,没有错,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获取名利,还应进行鼓励。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天天想着争名夺利,甚至不择手段,名利就变成了名缰利锁,不仅会使人道德沦丧,还可能把人拖向罪恶的深渊。

当前,许多人由于没有处理好名利问题,短期内取得了一些利益,但长期来看却栽了跟头,吃了大亏。有的人工作图出名,工作不扎实、不踏实,干点活儿生怕别人不知道,甚至把工夫下在搞一些不实用的“花花点子”、“面子工程”上;有的人不能正确对待荣誉,看到成绩就往自己头上记,见着荣誉就往自己怀里揽,评功评奖时争来争去,抢到了就浑身是劲,得不到就垂头丧气,甚至工作闹情绪、撂挑子;有的人贪图安逸怕苦怕累,追求岗位舒服点,工作轻松点,生活潇洒点,遇到工作挑三拣四,脏活累活一古脑儿朝别人身上推,遇到困难绕着走,一门心思往舒适的地方钻。

诸葛亮曾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名利观,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如果心中没有远大的目标,势必只会看重眼前的利益。历览古今中外无数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不难发现,只有视事业重如山,才能做到看名利淡如水。另外,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俗话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名利本身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金钱、名利对人的诱惑就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抵御不了这种诱惑,就可能走上不归路。

人生一世,始终会与名利相伴,选择什么样的名利观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贪婪就选择了低俗,选择淡泊就选择了高尚。若想不为名利所累,其实也简单:视之越重,害处愈大;视之越轻,益处愈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