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7:高晋摇旗,立忠信义!
早期的深水埗其实是一个海湾,
海床比其它地方都要深,
所以当时的人会在这边停船靠岸,
而「深水莆」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但是为什么会变为“埗”呢?
据记载,
当年有一个很有名的码头叫深水码头,
是深水埗的心脏地带,
交通非常繁忙,
“埗”的意思即为码头,
所以深水埗其实是代表了深水码头。
上世纪20年代,
当时英格兰接管界限街以北已经有20多年,
城市拓展如火如荼,
当中已兴建了两条连接新界的公路(大埔道和青山道),
两条公路均以深水埗作起点,
令这个海湾成为了往返九龙和新界的交通枢纽。
港英政府也因此决定发展深水埗,
在这上面拓展土地兴建住宅。
深水埗的第一次填海便从此开始,
当时的工程队伍从附近的山头开采泥头作为填海用的材料。
为了方便泥头运送,
还架设了一条穿过荔枝角道的临时铁路,
在开采点直接把泥头装上货斗,
再由火车拉到海边卸下。
而填海的地点则为今天钦州街一带。
新填出的部分土地则用作兴建深水埗军营,
后来填海工程慢慢向西推移,
到60年代长沙湾才全面填成陆地。
在人力面前,
愚公可移山,
精卫可填海。
雷洛办公的杂差房位于钦州街和荔枝角道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