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的二儿子李淡在西北军营,所以微臣家中千亩功勋田的大米有50万斤,就不捐给慈善之家了,直接捐给西北军营了。”忠国公李晨道。
靠,又是一个有备而来的。
其实李晨这一招,还是他家老母亲指点的。你侄子都给你儿子捐大米去了,你一个老爹在干嘛呢?忠国公府虽然辉煌不在,但是门风极好,所以兜里钱也不少。
否则当年李老太爷被分家的时候,这一任老夫人的婆婆能给李老太爷这些家产?银子够他花、三进三出的房子给他住,还有100亩的良田,种的大米也够他吃了。
“哦?李淡在西北军营?”照宁帝有些意外,“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李淡是郡辰的伴读吧?”
“是的,去年十月齐王爷去西北军营的时候,那小子担心王爷的安全,也跟着去了。”李晨回答,“也不想想,他就会三脚猫的工夫。”
李晨在朝廷没有实权,就一个闲职挂着,其实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因为闲职,平时谁也不会在意。
“李淡有心了。”照宁帝想着,这是李洛效应,比鲶鱼效应还要好。
第174章李洛的效应
御史大夫和李晨打了头阵,接下来是陈家永义侯道:“老臣家也有千亩功勋田,今年也有五十万斤大米,捐给西北军吧。”齐王在西北,怎么说也是陈驸马的妻弟,当爹的也要意思意思啊。
“大家都捐给西北军,那其他军怎么办?”有位官员道。
“的确是。”户部尚书开口,“不如全部捐给户部,由户部统一发放?”
李晨第一个不干了:“这捐粮纯属个人意愿,难道我们捐的粮要随户部尚书的意愿?”
“国公爷这是什么话?”户部尚书道,“西北军营已经有李小侯爷的90万斤大米了,暂时不缺,这不是应该先给缺军粮的军队吗?”
李晨淡淡一笑:“没关系,等那90万斤大米吃光了,我们国公府再捐。”
“你……”
“不过,如果朝廷每个官员都愿意捐50万斤大米的话,我们国公府也是愿意听尚书大人安排的。”李晨又道。
我呸,拿着我国公府的大米去养其他人,当我是后爹吗?李晨心想。谁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他只养亲儿子。
陈家永义侯道:“那我永义侯府等国公府捐过去的大米吃光了,再捐给西北军吧。”他也只养齐王爷的兵啊,他们是一路的啊。嫁了儿子,连儿子媳妇的娘家也要顾着。
一个一个的,都像人精似得。
“尚书大人,我一个正三品的官都捐了30万斤大米。尚书大人正二品,怎么也得捐40万斤吧?”御史大夫道。
“老夫家中人口比较多,旁系族人也要救济,恐怕没有御史大夫家人口少。”户部尚书回答。
“听说前几天尚书大人的二公子娶了第三房的姨太太,花了2000两银子,这不……果然是人口多。”御史大夫。
那个姨太太还是青楼出身的,养婊子倒是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