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他娘的!眼下这当兵的倒吃香了,还有权管起我们了,真是翻了天了!&rdo;
&ldo;这样的改造我们受不了,放个屁都成了思想问题!&rdo;
人群中咒骂声不绝,肖劲光沉住气走上前去,和颜悦色地说道:&ldo;同志们!你们都是红军干部了,应该有个组织纪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解决,围在这儿也不是解决的办法,还是先回去吧!&rdo;
没有人回应,也没有人动弹,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季振同气得对身边的警卫员吼到:&ldo;给我把黄中岳叫过来!&rdo;
于是,就在五军团军团部内,肖劲光、季振同、黄中岳、左权、高自立、苏进等开着会,屋外那些吵闹的军官则坐到地上等结果。
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着。
十五军四十三师政治委员高自立首先站起来,怒气冲冲说到:&ldo;发展到打我们的政工干部,真是太不像话了,门外那些军官要走就走吧,想走你也留不住!&rdo;
&ldo;话不能那么说,你们一些政工干部做得也太过分了,搞什么士兵控诉军官。常言说树要皮,人要脸,你们这么一搞,让人家还怎么干得下去?&rdo;一个起义将领马上站起来表示了不同意见。
肖劲光没吱声,他也清楚,十五军里一位工农出身的指导员做得比较过火,在连队里进行&ldo;红军和白军有什么不同&rdo;的对比活动,发动士兵控诉军官对他们的压迫,引起了起义军官的不满。但这只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索,问题的实质还不在这里。
&ldo;肖政委!有人说红军要兵不要官,我们这些人迟早要被彻底清理的,有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是这样,晚走还不如早走哩!&rdo;又一名起义将领向肖劲光问道。
&ldo;我们听说红四军要来缴我们的械,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自动离开……。&rdo;
&ldo;混帐!&rdo;季振同的牛脾气上来了,站起来把马鞭往桌上使劲一拍道:&ldo;什么乱七八糟的!&rdo;转而面对肖劲光质问道:&ldo;政治委员,咱们可是拎着脑袋带部队起义的,现在事情闹成这样,你给大伙儿说说清楚,不然,这事没法处理!&rdo;
肖劲光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性地说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把党的政策交给大家。但他知道在对待这些问题上,中央领导层中有不同意见,究竟怎么处理为妥,他拿不准。因此,他迅速站起来,十分冷静地说道:&ldo;大家都不要冲动,这里面肯定有误会,也有人在故意捣乱制造谣言,我们不能凭一时之气,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这样吧,大家在这等一等,我马上去请示中央!&rdo;随后,肖劲光宣布暂时休会,立即备鞍上马,先到总政治部,又到中央局和中革军委,把五军团发生的问题原原本本作了汇报。他没想到,有的领导见风就是雨,认定这是红五军团一些上层将领要带兵反水,主张立即调集部队武力解决。肖劲光情急之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即武力解决是迫不得已的下策,还是等做些工作看看再说。可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当务之急呢?肖劲光想到了毛主席,于是又拍马赶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听完肖劲光的叙述后,便反问肖:&ldo;你觉得如何处理呢?&rdo;
肖劲光说:&ldo;我不同意用武力解决,那样恐怕会越弄越糟!&rdo;
毛主席和蔼地说道:&ldo;对!不能使用武力,只能通过教育改造的方式争取他们革命,只能用&lso;剥笋&rso;的办法,而不能简单地采取&lso;割韭菜&rso;的办法。&rdo;毛主席生动而形象地继续说道:&ldo;要准确地清除部队中残留的反动分子,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搞一刀切。你马上回去,对他们说是我讲的:第一,宁都起义参加革命是你们自觉自愿来的,我们表示欢迎。红军里缺人缺枪,尤其是军事干部,希望他们能留下来,与我们共同战斗。第二,如果你们认为这儿不好,愿意回去,我们也表示欢送。捆绑不能成夫妻嘛,来去都自由,今后如果想通了,要回到这里来,我们还欢迎。第三,是我毛泽东送他们的两句话:跟着国民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的前途在共产党这边。信不信,历史会作出答复!&rdo;
&ldo;好,我明白了!&rdo;肖劲光心里豁然开朗。带着主席的指示,他立马赶回九堡,重新召集会议。
在肖劲光把毛主席的意见在会上传达后,季振同情不自禁地一拍手,说道:&ldo;好!主席的话我拥护,赞成!大家按毛主席说的分头去做部队工作。一句话,走上了这条路,就要坚决革命到底!&rdo;
在场的高级军官们也深受鼓舞,季振同走到门口,面对那些还等在门外的军官们说到:&ldo;要革命的留下,一定要回去的,我们欢送。&rdo;说完回屋拿出自己的钱袋,&ldo;铛&rdo;的一声扔在桌上:&ldo;没路费的,到我这儿来领!&rdo;
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内杠就这样平息了。季振同、董振堂、赵博生等军团领导人为成功改造这支部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以他们为核心,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军官,成为这次整训的中坚力量。经过一段艰苦的思想工作,部队稳定下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部队除政治课外,还有军事课,结合红军的战略战术,着重训练部队的山地运动战、游击战等。此外,还组织了军人俱乐部,教唱红军歌曲,开展文体活动。按照红军的生活制度要求部队,使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一九三二年二月,红五军团按照中革军委的训令,打破建制在全军团进行混编。由于思想工作做得细,部队官兵情绪很好,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混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