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这项计划几乎也没有考虑到战列舰远涉重洋的损耗和日军攻势的迅猛。
胡佛总统受到在满洲的日军的公然蔑视,在谋求连任的时候又遭到美国选民的
摒弃,他希望在他离任的时候,国联会有力地支持美国对中国问题的立场。李顿委
员会一九三三年一月提出的报告,远没有象华盛顿所期望的那样彻底谴责日本。但
是,国联拒绝承认&ldo;满洲国&rdo;,足以使日本退出国联,何况当时关东军已朝西南打
进热河省,迸逼北京。东京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他们现在已经毫无约束。
美国始终只在字面上支持国联及本国外交官制订的条约,当这个国际大家庭要
维护和加强和平所依赖的这个脆弱的组织时,它显得多么无力和无助。这成了一个
危险的先例。美国驻日本大使约瑟夫&iddot;格鲁从东京告诫说:&ldo;军方本身和公众都在
借军事宣传准备打仗,而不是向西方的道义上的或其他的压力屈服。&rdo;他预言,如
果继续奉行不承认主义,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或决心强迫日本接受,那将&ldo;意味着总
有一方终将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忍受耻辱&rdo;。
这是一个接受得了的和及时的警告。但即将上台的民虫党政府却把这种要求对
远东政策采取现实态度的呼吁当成耳边风。当选总统富兰克林&iddot;罗斯福于一九三三
年一月亘市,他将继续奉行
胡佛的对华政策,以&ldo;维护国际条约的神圣性&rdo;。罗斯福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履
行他许诺的新政,以挽救美国的经济不致于崩溃,他知道,到要对付日本侵略的时
候,除了继续把道义置于利害得失之上外,没有别的办法。罗斯福不可能同日本和
解,因为他的德拉诺家族祖先的缘故,他对中国抱有&ldo;最深切的同情&rdo;。但是,跟
胡佛一样,他也不准备鼓动对日本实行制裁,或在太平洋炫耀军事力量。三月七日,
他在第二次内阁会议上告诫阁员们&ldo;避免同日本开战&rdo;。
道义而不是现实继续起着支配作用,从而加剧了美国在远东问题上的立场所存
在的危险的矛盾。由于美国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措施制止日本扩张,英国开始转而采
取迁就日本的绥靖政策,但是,美国国务院的以霍恩贝克为首的&ldo;中国通&rdo;同样决
定不让&ldo;开放门户&rdo;因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进攻而关闭。他们将发现,要想使门户保
持开放,光伸张道义是不够的。反对改变现状的强硬派发现国务卿是个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