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 > 第1章(第1页)

第1章(第1页)

《帝国的终结》作者:易中天【完结】

所属分类:图书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简介:

《帝国的终结》就是易中天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读者诸君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对于&ldo;封建&rdo;本意的理解,对于&ldo;天下为公&rdo;的&ldo;公天下&rdo;的理解,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显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

秦最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最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伦理治国或者说独尊儒术的原则维护了帝国制度,却让我们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

奇怪,帝国的产权怎么会成为问题呢?&ldo;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rdo;,这不是很清楚吗?

公元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序言樊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总编高若海先生,要我为易中天先生的大作《帝国的终结》写一篇序言,当即欣然同意。如何下笔颇费踌躇。以易先生目前&ot;学术明星&ot;的声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ot;如日中天&ot;,所写的书,都是读者争购的畅销书,无须我的序言来锦上添花,何况我的序言未必能够&ot;添花&ot;。之所以&ot;欣然同意&ot;,不仅仅是作者和出版社方面的盛情难却,确实发自内心。在我认识易先生之前,已经在新闻媒体上有了文字之交。

2006年上海书展,我应邀在书展现场(上海展览馆)作一次演讲,推介中华书局出版的拙著《国史十六讲》,演讲的题目叫做&ot;从新解读国史&ot;。演讲完毕后,有人提问: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ot;品三国&ot;是不是&ot;戏说&ot;?我说:不是。他再问:是不是介于&ot;戏说&ot;与&ot;正说&ot;之间?我说:不是,就是&ot;正说&ot;。他问:为什么这样说?我说:他用《三国志》,而不是用《三国演义》来讲三国历史,对历史事实与细节有所辨析,所以是&ot;正说&ot;。只不过讲的方式和历史学家有所不同,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还特别强调,由于他和百家讲坛的各位&ot;讲师&ot;的努力,通俗生动讲解历史。为大众喜闻乐见,激发大众对历史的兴趣,形成了近年来盛况空前的历史著作畅销的&ot;历史热&ot;,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作为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员,非常感谢他们,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没有想到,这些话竟然在第二天的《新闻午报》上发表了,标题赫然:&ot;史学大师樊树志教授力挺易中天&ot;,使我感到意外。所谓&ot;史学大师&ot;当然是那位记者&ot;加冕&ot;的,本人何德何能,敢戴这样的&ot;高帽子&ot;!无论道德、文章都与前辈大师相去不可以道里计,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不过&ot;力挺易中天&ot;倒是事实,并未违背我的原意。后来听说,同样标题的报道,也见于海外媒体。可见,敏锐的新闻记者,感觉到这是吸引眼球的&ot;新闻&ot;。或许是因为,与大众一片叫好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学者圈子里,对易先生颇多非议。我大概属于学者中的另类,敢于&ot;力挺&ot;,便成了&ot;新闻&ot;。我感到很高兴,新闻记者能够把不同声音公之于世,表明学术界并非只有一种声音。

此后,我在复旦的课堂上,多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并且向他们学习,尽力把历史讲得生动活泼,而又要入木三分,发人深思。这几年来,我每个学期都在复旦开讲&ot;国史概要&ot;,每次听讲者都有两百多人,看来&ot;历史热&ot;已经影响到大学。

央视百家讲坛推波助澜的&ot;历史热&ot;,对于我们历史学界来说,实在是一件大好事。不仅使得全民关注历史,而且也影响到了高考。据我从权威部门获得的信息,这两年上海高考文科考生,&ot;3+1&ot;的&ot;1&ot;,多数考生的选择,已经由以往的政治转移到历史。&ot;历史热&ot;对于几代人的影响,将是无可估量的。

看来,历史应该写得&ot;好看&ot;,讲得&ot;好听&ot;,已经不单是一个形式问题。要从象牙塔里面出来,为大众接受,必须写得&ot;好看&ot;,讲得&ot;好听&ot;。但是,这个&ot;好&ot;,并非&ot;戏说&ot;。对于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的&ot;戏说&ot;之风,人们愈来愈厌恶。历史剧的编导们似乎依然故我,有人批评他们胡乱&ot;戏说&ot;,他们就借口&ot;我们不是编历史教科书&ot;来回敬。人们当然喜欢看有趣的戏,而不是乏味的教科书演绎。但总不能老是让大家看&ot;关公战秦琼&ot;啊!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人们也可以批评历史学家,为什么历史著作老是写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令人望而生畏?老是写成&ot;八股&ot;腔的高头讲章?其实历史本身的人物与事件、情景与细节,是极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充满了波诡云谲、风雷激荡,无须&ot;戏说&ot;,就可以写得有声有色。司马迁《史记》就是一个最佳典范,无须&ot;戏说&ot;,照样引人入胜,很&ot;好看&ot;。多年来持续畅销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把万历时代的历史用别具一格的笔法展现出来,既深刻又生动,令看惯了&ot;高头讲章&ot;的读者耳目一新。最近有一篇评介《黄仁宇全集》的文章,引用美国文学家厄卜代克的话:《万历十五年》把往事与现实纠结在一起,尽管它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也有人感叹,黄仁宇讲故事的本领,使今日绝大多数职业史家无法望其项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ot;史无定法&ot;,历史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解读方式。使历史成为科学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主张&ot;如实直书&ot;,倡导客观、冷静、无色彩;以煌煌巨著《历史研究》闻名全球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文明类型来阐述历史的走向;年鉴学派的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主张总体史观,远距离观察1500年以来的世界。到了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那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他用&ot;讲故事&ot;的笔法,向读者介绍他的研究成果,《曹寅与康熙》、《王氏之死》等脍炙人口的佳作,英文版和中文版都十分畅销。美国历史学界并不因为他擅长&ot;讲故事&ot;,而贬低他的学术地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