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当然值得。&rdo;李莲英明知王大人说的是违心话,但还是故意顺着说道。
李莲英就这样随便玩弄一下手法,白花花的十几万两银子就落进了自己的腰包。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李三顺,真的拿出一万两银子作为对他的犒劳。
转眼万寿期将至,李莲英命几千名工役,在从紫禁城的西华门到颐和园东宫门这条不到四十里的路上,建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龙棚、经坛、牌楼、戏台和灯栅。只灯笼就有当品一品灯、和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六大顺灯、七星北斗灯、八仙过海灯,更有乐工身穿五色衣,各执五色灯,灯上还分别写着&ldo;福如东海&rdo;、&ldo;寿比南山&rdo;、&ldo;万寿无疆&rdo;、&ldo;吉祥如意&rdo;、&ldo;福寿安康&rdo;等字样。李莲英还在颐和园内用彩纸裱糊了一个巨大的寺庙,里面并扎有&ldo;童子拜观音&rdo;的纸像,以此来讨得&ldo;老佛爷&rdo;的欢心。
到十月初一,庙堂里开始演习祝寿大典。李莲英即令三千名喇嘛僧虔诚赴坛,咏海寿生真经。从紫禁城到颐和园设了六十多个经点。鼓乐齐鸣,众僧侣身穿红艳艳的袈裟一齐咏诵,让人看了恍如置身于仙境一般。
李莲英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绩,请出慈禧太后参观从紫禁城到颐和园内外的各种安排设制。慈禧太后看了赞不绝口,尤其是看了寺庙里的&ldo;童子拜观音&rdo;后,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ldo;老佛爷,您老人家仔细看看这个观音菩萨像谁?&rdo;李莲英不失时机地问慈禧太后道。
&ldo;看不出来像谁。&rdo;慈禧太后左看看,右瞧瞧,故意地说道。其实李莲英在刚一问她时,她就知道李莲英底下要说什么了。
&ldo;奴才看她像您老佛爷。&rdo;李莲英说道。
&ldo;怎么像我?&rdo;
&ldo;观音菩萨已经活了几千年了,还像老佛爷一样年轻、一样漂亮。不像老佛爷又能像谁呢?&rdo;
&ldo;你呀,小李子,又在说好话给我听了。&rdo;
&ldo;本来就是这样的嘛。老佛爷,您再看这个童子像谁?&rdo;
&ldo;我看像你刚进宫时那个傻样。&rdo;
&ldo;老佛爷说对了。&rdo;李莲英赶忙跪下磕了一个头道,&ldo;童子拜观音,祝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童子服侍了观音菩萨几十年,奴才也要服侍老佛爷几十年。&rdo;
&ldo;起来吧,&rdo;慈禧太后说,&ldo;我看你呀,一生就沾光沾在你的嘴上了,说话让人觉得心里甜滋滋的。我今年已经六十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rdo;
&ldo;奴才不准老佛爷说那不吉利的话。&rdo;李莲英从地上爬起来,用一种命令性的口吻说道。
&ldo;在这大喜日子是不该说那话。&rdo;慈禧太后并不在乎李莲英用那种口气跟她说话。
两人正说着,忽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向慈禧太后禀道:&ldo;李中堂从天津赶来有重要事情要向老佛爷禀报。&rdo;
慈禧太后和李莲英听了,心中都不禁&ldo;咯噔&rdo;一声:这个促狭鬼,这时候跑过来,莫非带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李莲英唯恐李鸿章不识时务,说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搅了慈禧太后的心情,便对慈禧太后说道:&ldo;李中堂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先让奴才去见一见他吧。&rdo;说着转身欲走。他是想先去给李鸿章打个招呼,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一定不要说出来,哪怕等到万寿节以后把什么全说出来也无所谓。
&ldo;慢着!&rdo;慈禧太后说道,她这几天本来就有些怀疑在中日战争问题上李莲英有些事在瞒着她,这次又见李莲英急着要去见李鸿章,更加深信无疑了,不过她也能理解李莲英让她过一个愉快的万寿节的苦心,因此对李莲英并无责怪之意。
她对呆在一旁待命的小太监说道:&ldo;让李中堂来见我吧。&rdo;
小太监走后不久,就听见李鸿章的脚步声渐渐地由远而近。李鸿章见了慈禧太后,纳头便拜道:&ldo;微臣李鸿章给老佛爷请安。老佛爷大事不‐‐&rdo;李鸿章说到这儿,猛然看见李莲英正在一旁焦急地挤眉弄眼给他使眼色,便猛然顿住不敢再住下说了。
慈禧太后正面无表情地听着,听见李鸿章顿住不说,便望了望李鸿章,见李鸿章的目光正瞅向李莲英,知道李莲英正在底下做些小动作,便不动声色地猛地转头看了一下李莲英,李莲英吃了一惊,赶紧装作若无其事地看着别处,但他挤眉弄眼的动作已被慈禧太后全看在眼里了。
&ldo;李莲英!&rdo;慈禧太后喊道。
&ldo;奴才在。&rdo;李莲英慌忙走上前来说道。
&ldo;你在干什么?&rdo;
&ldo;奴才没干什么。&rdo;
&ldo;你站在那儿放老实一点。&rdo;慈禧太后然后又说道,&ldo;李鸿章,什么事你怎么不说了?&rdo;
&ldo;老……佛爷,微臣‐‐&rdo;李鸿章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ldo;说吗!&rdo;慈禧太后又催促道。
&ldo;是!&rdo;
在慈禧太后的一再催问之下,李鸿章才向慈禧太后说出了所要禀报的事情。果然是中日战争中,中国失利的消息。中日两国同时宣战以后,妥协退让并没有使日本侵略者停止进攻的步伐。日军在进攻牙山清军后,又于九月以七千八百余人的兵力进攻平壤清军,而守卫平壤的清军总共只有两千九百人。总兵左宝贵见大敌当前,情况危急,亲登玄武门上指挥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左宝贵先中两枪,但仍在炮台指挥。忽然一发炮弹在左宝贵前面爆炸,一个炮弹碎片射进了左宝贵的前胸,左宝贵登时阵亡。左宝贵牺牲后,光绪皇帝曾亲作《御制祭文》:&ldo;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鸣之壮气不消,仓猝而雄躯遽殉。&rdo;表示极大的痛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