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李莲英给慈禧讲小男孩的段子什么意思 > 第342章(第1页)

第342章(第1页)

孙敏汶一惊,但马上换了一副笑脸说道:&ldo;我只是来看看薛大人一向可好,并没有别的什么事。&rdo;

&ldo;快请屋里坐,屋里坐。&rdo;薛见升口里说着,但却在心里想道,&ldo;我知道你是李莲英他们一伙的,准是受了李莲英的指使,来给李贵和他们说情的。既然你说没有别的事,我今天就不提这件事,看你能憋住多久?&rdo;

&ldo;薛大人近来都忙些什么呀?&rdo;两人坐定后,孙敏汶开口问道。

&ldo;无非是忙些公务,审理些案件,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rdo;

薛见升就是不提那件事。

&ldo;近来有什么棘手的案件吗?&rdo;薛见升若有所指的问道。

&ldo;无所谓棘手不棘手,反正都是一样。&rdo;

孙敏汶听了,不禁在心里暗暗骂道:&ldo;看来这个老狐狸是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自己不先说出来,他是不会说出来的。李大总管亲自交代的事情,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办成功。说出来就说吧,没有必要一直兜圈子。&rdo;

&ldo;薛大人现在不正在审理一桩太监行凶的案子吗?&rdo;孙敏汶问道。

&ldo;是正在审理。&rdo;薛见升先发制人地说道,&ldo;杀人不偿命,于法律上说不过去。再说,太监在街上行凶杀人,许多民众都看见了。不对他们有个交代,搞得民怨沸腾的,也怕是于朝廷不利。孙大人,你说呢?&rdo;

&ldo;唔,是,是!&rdo;孙敏汶没想到薛见升会来这一手,支吾其辞地说道。不过他想起李莲英的交代,还是硬着头皮说,&ldo;不过,薛大人在审理这个案件时还是小心为好。不然的话,怕是于己不利呀!&rdo;

&ldo;于己不利,孙大人此话怎讲?&rdo;

&ldo;薛大人难道不知道,其中的一个名叫李贵和的,可是当朝李大总管的得力干将。处死了他,恐怕李大总管不会善罢干休。&rdo;

&ldo;难道杀了人就这样白白放了他?&rdo;

&ldo;薛大人可以变通一点嘛,譬如在案情上稍作一下改动。&rdo;

&ldo;可是那样怎能对得起死去的赵云起?又怎能对得起那么多愤怒的民众呢?&rdo;

&ldo;我劝薛大人还是想想清楚,&rdo;孙敏汶突然正色道,&ldo;李大总管说了,只要薛大人能变通一下,他可以在老佛爷面前保举薛大人再高升一步,并且还能得到‐‐&rdo;孙敏汶说着递上一张银票,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ldo;五万两&rdo;。

薛见升看了看银票,不禁勃然作色说:&ldo;如果我不呢?&rdo;

孙敏汶忽地站起来,也不禁愤愤地说道:&ldo;如果不,那就请薛大人小心地等着吧。如果薛大人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的话,就不要一意孤行!&rdo;说完,连声告辞也没有,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孙敏汶走后,薛见升陷入了沉思:自己如果一意孤行,非要判处杀人的太监死刑的话,那李莲英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自己肯定会受到李莲英的打击。如果自己稍微变通一下的话,那就不但可以升官,而且还得到五万两银子。但那样怎能对得起冤死的赵云起,又怎能面对那么多民众的期待的目光呢?又怎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不行,我就是丢了官也要把这件事负责到底,也要把杀人的太监送上刑场!

想到这儿,薛见升毅然奋笔疾书,向慈禧太后上了一个奏折,先从顺治入关说起,时至今日,已绵至二百余年。又说到大清法律,杀人偿命。现在朝廷为了一个小小的太监,无视大清法律,徇私舞弊,不但令全国人民失望,而且令满朝文武在大臣失望,并提出严正警告:到那时,将亡国有日矣!

并断言这些徇私舞弊者将是亡国的千古罪人!

慈禧太后览奏后,虽心中不悦,但她也不能不替自己考虑一下:这样毫无道理的干涉,只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说不定最后引起公愤,杀人犯还是被判处死刑的。最后,只得勉强同意处斩杀死赵云起的太监李贵和,把李苌著、闫葆维、范连源改判斩监侯,司后又到入缓决。其他罪犯,依议流放。

李莲英虽对判决不满意,但见慈禧太后已经同意,也不敢再向慈禧太后求情,怕引起她的不快。

事后,薛见升遭到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一系列打击,被降三级调用,担任内阁侍读的儿子薛没也被罚俸九个月。薛见升见状,干脆以养病为名,携家回陕西长安老家赋闲去了。

李莲英--八、李莲英想当国舅爷

八、李莲英想当国舅爷

光绪帝遵旨来拜见慈禧,不想受到了一位妩媚女子的多情&ldo;款待&rdo;……光绪帝把佳人搂在怀中连声允诺:&ldo;我一定纳你为妃!&rdo;但却不想这女子竟是……

一八九四年十月初十为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在她五十岁生日时,正值中法战争时期,形势严峻,没有能好好地庆祝一下。因此,她早就准备在六十岁生日时好好地举办一次&ldo;大庆&rdo;。她提前一年就任命礼亲王世铎为&ldo;万寿庆典&rdo;的总办,到处搜刮民脂民膏,积极操办准备。虽然礼亲王是名义上的总办,但一切主意还是出在慈禧太后的宠儿李莲英身上,因为慈禧太后曾传谕各部,在万寿节期间,内务府统由李莲英指挥。整个万寿节的安排部署,也都由李莲英设计督办。李莲英也想乘万寿节之机,显露一下他的才华,并借机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