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对了,大嫂,你家这闺女上几年级啦?跟老关家那孩子一个学校的吧?&rdo;兴隆镇就一个高中,这是有对&ldo;神童&rdo;感兴趣的了?
&ldo;我闺女上初三,不是一个学校地。&rdo;明子娘俩可没有被围观的爱好,明子这些年都被围观得烦死了。再加上大哥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事儿,这要是承认的身份,还不得被围观啊。
&ldo;啊,不认识啊……&rdo;好失望的声音。
大家伙转头都跟那位大娘接着讨论传说中的关家去了,不再关注明子娘俩。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先排个雷文章最开头就写了明子娘身体不好,所以大家有心理准备吧?不算虐吧?
生离生别还得十年八年的。但是病是免不了了。
我想砍大纲,不想写明子的大学生活了……
觉得这么磨叽呢……
哎,这是写多了快穿的后遗症吗???
接着码二更去了。
晚上见
第45章二姐的婚礼
明子娘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一直也没人知道娘俩就是他们传说中的人物。
出院回到家的时候,都腊月二十了。明子娘回到家就开始张罗着过年,其实需要她操心的事儿不多了,大哥一直往家倒腾东西,姥姥今年也没急着回毛家店过年,一直在家里帮着二姐操持过年的事情。过年的东西都预备得妥妥的了。
二姐的婚期也定了,正月二十。两人年纪可都不小了,李家那边儿可着急了,知道明子娘挑,就怕再有什么变故。赶着要把婚礼早点办了。
所以,二姐年前除了准备过年的东西,还得备嫁,做被子,买衣服啥的。李家给做了一组衣柜,捎来信儿让二姐去订样子,二姐都没时间过去,也不挑了,凭他们家安排。
腊月二十二,舅姥爷赶着马车来家里,接明子姥姥回毛家店过年,来的时候,还给明子家拉了半车土豆,给二姨家拿了一只鸡。这是知道明子爹娘今年没留吃的土豆,都卖了种子了,日常吃的,除了各家送的,就得买着吃,才给送来的。
走的时候,明子娘给拿了半角猪肉,二十斤大米。二姨家这几年隔上一两年就要娶个儿媳妇进门,再厚的家底子也用得差不多了,日子越发的紧张,还是给舅姥爷送过来二十斤鱼。现在高官屯已经不去往年常去的那地方拉鱼的,改去江湾屯明子三姨家去买了。还能给三姨家增加点儿收入。但是每年各家都买鱼过年,图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已经成了传统了。
这些年,姥姥年年回毛家店过家,明子家从来不少给舅姥爷家拿东西,倒不是说舅姥爷图这点儿东西,不过是为了姥姥在娘家不用太寄人篱下罢了。毕竟舅姥爷家也是一大家子,儿子媳妇孙男弟女的也不少呢。人情该走还是要走的。
今年过年,明子家没再做面灯了。大哥买回来两包蜡烛,爷爷把那蜡烛截成一小断一小断的,就当是面灯用了。明子爹空闲的时间,还做了两个灯笼,就是上下两块方型的木板,中间四块玻璃,用钉子固定住,再上下两头用麻绳缠上几圈回固,其中一块玻璃稍短一点,能拆卸,留口放蜡烛的。再在上面的木板上做了拉环,栓上绳子,另一头栓上长短合适的木棍上,这简易的灯笼就算是完成了。送神和元宵节送灯的时候,就不用再摸黑靠着月光照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