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暗黑大宋简介概括 > 第726章 微调(第2页)

第726章 微调(第2页)

后两路户数计达九十余万,这个王巨没有管,他看的是前者。

前者各路户数总数是主户一千二百二十六余万户,客户是四百九十余万户。

客户仅占据着四分之一,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乃是王巨推动,许多赤贫百姓迁徙走了,他们留下的少量耕地或房舍财产,大多数被当地豪强侵吞或购买下去,也有少数流通到余下贫困户手中,或者移民的贫困亲戚手中。还有王巨在南方打土豪,也造就了一些主户,减少了部分客户。不过这两点影响不大,不会超过一百万户。

第二个原因这个主户不是地主才是主户,那怕手中只有几亩耕地的五等贫困户也算是主户,至于客户,手中没有一点耕地的,甚至城坊户连自己的房屋都没有,全完靠租房子谋生,这才是客户。也就是仅是少量五等户与六等以下赤贫户才算是客户。

如果朝廷能放宽,王巨海外也有足够的收入,将这四百余万客户全部转移出去,可以说宋朝十年之内,都不会爆发严重的危机。

但这是不可能的。

王巨心算了一下除了云南交趾两路外的总户数,合计达到了近一千七百二十万户!

“元长,你再按照治平三年的户数与现在户数的增长率,计算五十年、一百年后,我朝能达到多少户数?不过云南交趾两路继续除外。”

“王公,这是短暂增加的户数,不可能五十年、一百年我朝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人口增涨率吧。”

“元长,从治平三年到熙宁十年,我朝增加了多少户数?不过几十万户,为何在这三四年内增涨了这么多?实际很简单,那几年数次大型旱灾,新法刚执行不久,再加上西北数次用兵,因此人口增涨缓慢。可实际人口是在增加的,特别是农田水利法,以及南方人口拥挤的州县百姓向更南的广南交趾转移,这些政策养活了更多的百姓。这几年虽然朝廷还在用兵,但不过是南方在用兵,动援的仅是两广的军民,牺牲也不大,而这些年增加的丁壮分别长大成人。分家立业。所以在这短短三四年内。人口就增加了两百余万户。”

“是啊,刚接到户部来的户册,我算了一下,还不解呢,原来如此。”

“至于这个增涨率,其实在我朝不算太高的,最高的乃是宋真宗之时,只是那时人口基数少。增涨率虽高,可是户数增加的数字却不及现在多。然而未来,南方得到开发,特别是云南路与交趾路皆是地广人稀,却适宜种植的场所,我朝又陆续带去了先进的文明耕作种植技术。虽然未来增涨率不及元丰几年的增涨率,但不会低于陛下这十几年的总增涨率。除非我朝以后特大灾害更多,或者未来君臣昏庸,或者北方强邻大规模的入侵到我朝内腹。况且还要棉花的普及,更多的百姓不会冻死。还有海外的开垦。灾害到来,又有一个若大的粮食基地。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你说,增涨率会不会降下来?”

这个真不大好说。

实际人口增加到一定地步,那么老百姓本身就会实行更残忍的自我计划生育——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地区残忍的将自己第二胎第三胎的子女溺死于襁褓之中。

还有一部分有远见的百姓,会向异地他乡逃亡,如广南交趾甚至云南路。同时也有一些百姓会自发地向海外逃亡。实际今年秋天,同样就有着一些百姓逃到泉州,在找不到谋生的出路下,央求各艘海船船主收留他们,让他们迁徙到海外。

而且又设置了邮驿司,就算是海外,都可以向原来故乡的亲人亲戚寄钱汇钱,这也是替许多百姓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他们有勇气向外迁徙。

况且王巨在广南的治理,检括出多少蛮户,这些蛮户原来就不在户册上的。当然,官员也不好用此做文章,王巨虽然检括出大量蛮户,然而同样也迁徙了大量百姓去了海外。表面上是两相持平的,为何是表面,因为这些迁徙百姓几乎都是赤贫百姓,他们迁徙走了,无疑会留下更多生存空间给了当地百姓。

因此未来就是朝廷继续不支持向海外迁徙,增涨率也不会高于这十四年。

然而王巨不说,谁会想到呢?

那么王巨为何要说出来,还会有说服力么?

但这就吓人了,十四年宋朝原来的户数增加了三百万户!

而且就算没有王巨的推动,在史上若是没有赵佶之治,金人南下,那么五十年后,宋朝的户数总数也会轻轻松松地超过两千五百万,甚至能达到两千六百万,两千七百万!

蔡京带着两本户册下去。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面带惊色地回来:“王公,能这样算吗?”

“为何不能这样计算?”

“若是这样计算,那会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因为蔡京与堂吏盘算许久,发现以赵顼这十四年的户数增涨率计算,那么五十年后,户数将增涨到一点九倍到两倍,若是包括云南路与交趾路,那么会轻轻松松地超过两倍。

全国总户数将过达到三千六百万户!

至于一百年后,就更不能想像了。

那是三点八倍到四倍,七千多万户!也不用七千多万户了,只要达到了三千六百万户,即便有云南路与交趾路,局部地区也要人吃人了。

王巨额了额首,说:“立即送到宫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