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历》中记载:&ldo;弘仁孝英果,深为上所钟爱,自升为太子,敬礼大臣鸿儒之士,未尝有过……&rdo;高宗对其非常器重,并寄予很大希望。为其选聘著名大臣李绩、许敬宗、李敬玄、刘仁轨、许圉师等作为辅弼老师。李弘&ldo;深为帝及天后钟爱&rdo;,少小即让他参政,培养他的政治才能,使其在行政的实践中锻炼。如龙朔二年(662年)高宗&ldo;幸骊山温汤,太子监国。&rdo;&ldo;次年十月一日,诏太子每五日于光顺门内视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决之。&rdo;
李弘的仁孝、谦虚、谨慎,深得高宗喜爱,朝中的官员也对他有好感,虽然体质羸弱、性格温和,但对于许多事情,他却能有些大丈夫的作为来,喜欢打抱不平。
历史中所记载的李弘一生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曾非常勇敢地私下探望过他的两个被深锁牢狱的姐姐宣城和义阳公主,并为她们争得了权利,让她们走出了冷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是萧淑妃所生,而萧淑妃与武则天政见不一,和皇后一起在与武则天的权力角逐中落败,两位公主受到牵连,被幽禁在掖庭,也就是冷宫,年过三十还没有结婚,李弘奏请高宗,允许她们出嫁,高宗准奏。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的大唐,也只有他敢于冒着得罪母亲武则天的危险,要求高宗允许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出嫁。
但毫无疑问,这件事让李弘卷入宫廷内部斗争之中。从此之后,李弘开始了他的悲剧人生,并在年仅24岁的候,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关于李弘的死,宋代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根据其它史料,在《本世纪&iddot;第三》中写道:&ldo;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皇杀皇太子。&rdo;该书《列传&iddot;第三》中写道:&ldo;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年二十四。&rdo;
根据《新唐书》所记,有专家也做了分析考证,认为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武则天杀太子是有可能的,因为宫廷斗争的特点就是骨肉相残。这些事情在历史上不乏其例。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之争,就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手足兄弟。而在李弘之前,武则天与皇后争宠,曾掐死其亲生女儿。而在弘死后,又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在巴州逼自己的亲生儿子、章怀太子李贤自死。因此他们认为,为了扫清自己登上皇帝宝座道路上的障碍,武则天就乘游幸合璧宫之机,暗做手脚,蒙蔽高宗,将太子弘杀死。但是,也有许多史学家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早在清代就有人对武则天害死儿子说提出了怀疑,清王昶《金石萃编》对《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条提出疑问:&ldo;天皇晚年倦勤,庶政多决于后,即是太子受禅,天后自度亦不难制其子,何致以请嫁二公主,激怒遽萌杀子之心?此事本有可疑者。&rdo;另一种说法是太子李弘前往合璧宫时,因为长期患肺痨,又是一路风尘,病情加重,一度昏迷不醒,后来有所好转,而就在这时,高宗皇帝表示要将皇位传于他,太子听了这话,深感不安,结果又导致病情恶化,&ldo;伏枕流欷&rdo;,终致&ldo;旧疾增甚&rdo;,最后于上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合璧宫绮云殿去世。&rdo;究竟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还是留给后人断续评说吧!
引子:恭陵为何选在景山?
《旧唐书》载:&ldo;上元二年,太子从幸合璧宫,寻薨,年二十四……其年,葬于缑氏县景山之恭陵……&rdo;
众所周知,唐代诸多皇帝的陵墓多在陕西,也就是关中,为何独独李弘,这个唐高宗挚爱的儿子的陵寝设在偃师呢?其实,这与李弘的母亲,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着很大的关系。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是极其有魄力和胆识的一个人。太宗执政时,武则天作为才人(主要是秘书工作)跟随太宗十二载,耳闻目睹,对于治理朝政、发展生产有着深刻的认识。
后来,武则天通过自己的才识和手腕,成了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立为皇后之初,就曾谏言皇上十二事,其中一事就是&ldo;劝农桑,薄徭役&rdo;,致力于发展生产。接着,为了缓和关中的政治矛盾和生活匮乏等经济矛盾,以政治家的气魄,于公元657年劝高宗迁都洛阳,到公元675年李弘死时,东都发展已粗具规模,社会经济也迅速增长。
李弘死后,按常理当归葬关中,&ldo;近侍昭陵&rdo;,但轻徭薄赋是武则天经世的一贯主张,为了不过多劳费民力,就和高宗商量在景山为太子选陵。这在《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文云:&ldo;农垦在候,田务方殷,重归关辅,恐有劳废,遂割一己之慈(阙)便兆人之业(阙)以为言故,殓绝于珠玑,明器唯资瓦木,一从本志,无夺宿成。&rdo;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虽然武则天以自认为的节俭殓葬李弘,但这样大规模地营建恭陵,耗费钜亿,是导致了两次役夫逃亡事件,据《新唐书&iddot;孝敬皇帝弘传》:&ldo;营陵功费钜亿,人厌苦之,投石伤所部官司,或相率亡。&rdo;《新唐书&iddot;韦弘机传》:&ldo;太子弘薨,诏蒲州刺史李仲寂治陵,成而去堂厄,不容终具,将更为之。役者过期不遣,众怒,夜烧营去。&rdo;这两条史料是对&ldo;田务方殷,恐有劳废&rdo;等的另一种说法,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