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者较一致认为《山海经》是由几个部分汇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
但具体看法又不同,有学者认为《山海经》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以《山经》成书年代
最早,为战国时作;《海经》为西汉所作;《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为东汉至魏晋
所作。有的学者从《山海经》中《山经》与《禹贡》作比较研究,结论是《山经》所载
出川于周秦河汉间最详最合,故作者当是这一地区的人。至于时代当在《禹贡》之后,
战国后期。
《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39篇,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
《南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海内
经》、《海外经》8卷,4200字。《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5300字。
晋郭璞作注,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
疏》。
《山海经》中最具有地理价值的部分《五藏山经》,是全书中最为平实雅正,从形
式至内容都以叙述各地山川物产为主,尽管也杂有神话,比例不大,无疑是一部早期地
理书。
《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比早些时代《禹贡》丰富,其记载山岳共15000字,其篇幅
之长,相当《禹贡》导山部分的14倍。《禹贡》所记山岳仅4列,而《山经》则发展成
26列。
《山经》以山为纲,分中、南、西、北、东五个山系,分叙时把有关地理知识附雨
上去。全文以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列山岳时还记述山的位置、高
度、走向、陡峭程度、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连,有的还
涉及植被覆盖密度、雨雪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岳
地理书。在叙述河流时,必言其发源与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
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潜流的情况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
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
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