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厂区,他也不算出挑的,咱们家又都有工作,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不认识,总也混个脸熟,不会有那不要脸的。
可现在呢?他在京城,这是他的家,就算他跟他妈再有矛盾,人家是亲娘俩,这是人家地盘。万一他步步高升了,觉得你这个小县城的姑娘配不上他了,你怎么办?”
付红说:“妈,不会的。你看姐和姐夫不也是这样吗?还有姐夫他哥,他连媳妇儿都没带过来,直接放老家了。”
杨娜说:“你们的情况能一样吗?小彤和她大嫂,人家是双方父母都认可了的。你呢?你见过你婆婆吗?知道你公公活着的时候是干什么的吗?
你们现在到了京城了,你得主动跟上他的脚步。不能他进步了,你光想着玩儿。你要是实在不知道该做什么,你就找个夜校去读,咱也不能落后了。
还有,你们现在都来京城了,孩子也大了。你得主动跟小周说,去给你公公扫扫墓。让他知道你是孝顺的。”
付红点点头,但还是觉得自己母亲多虑了。
杨娜说:“时间差不多了,你自己收拾吧。我去等后勤的车了。你对我说的话,上点儿心。别老是不在意。
你要是实在不知道该做什么,就跟着小彤学。以前在厂区的时候,我就看她经常跟小严一起学习,不会的就问小严,那样多好。”
其实杨娜那次看到的是管彤和严硕明在练习俄语口语,这是唯一一门管彤学得没有严硕明好的语言,一般都是管彤给严硕明纠正发音的。
不过杨娜这话也提醒了付红,确实有了孩子之后,她跟周寒好像谈论孩子更多了。
有了杨娜这番教育,付红也跟上了几人的学习脚步。她起步虽然晚,但她在邮局的工作是最空闲的,进步起来也是很快的。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这个小院里的学术气息可能比严硕明和周寒在学校里都浓重。
经常是三胞胎睡觉,或是瞪着大眼听着大家低声读书学习。
孔锦绣、严新恒和严新瑜做完自己原本的功课后,就会跟着大人学习外语。
双胞胎发音虽然不标准,但偶尔也会跟着说几个词语。
四个大人则是会把同一段话,用不同的语言来说好几遍。
一是为了加深记忆,二是为了纠正发音。
因为不是在空间里学习,所以管彤不能把空间里学习的设备拿出来,全是按照书上的发音来读,所以语言的进度也不快。
每天晚饭后,两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学习两个小时后,才会各自回家睡觉。
因为管彤包揽了大家的一日三餐,所以周寒和付红就负责了打水和倒马桶。
而厂区这边,自从付红也带着孩子去了京城,就只剩下了付国立、杨娜和孔繁中他们三个老的。
为了图省事儿,三人平时都不做饭,全都去吃食堂了。
日子就这样如流水一般,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