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荡宋宋江 > 小品心思(第1页)

小品心思(第1页)

天道循环?

赵小品似懂非懂,一时难以理解,但是一席话仿佛将他带到了当年刚走出螺城的光景。

那时的一群赵家人,虽然有手艺,可是过的是衣食不饱的日子,为了谋生他们东奔西走,却换不回来应有的尊重与财富。

最早的时候,他的叔公赵发达带着他们这帮螺城师傅出门,既是族长也是他们手艺的授业恩师。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一句让人难以理解的话,宅运如人,最好的屋子就是五行相生的这种房子,能生生不息,为屋主带来气运。若是屋子盖不好,房倒屋塌不说,还会断子绝孙。。

说的好像是一个道理,又好像不是一回事,细细琢磨,赵小品看向梁川的眼神越发地崇敬!

当年自己起家,就是靠大哥教自己的一手节柴灶发家,现在夷州新起的宅子,十有八九都是用的他们的专利技术,火烧得更旺,灶膛里的柴也能省得更多,这对于精打细算的小农家庭,确是省下一笔巨大的开支!

能发明这种灶台,按他叔公的话来说,绝对是一门宗师级的人物,不过梁川不是鲁班门人,应该也是从其他的地方学到的这一门手艺。

现在梁川一番话,让他多年又重新受教一般,对于天人自然,有了一分更加深刻的认识。

老仙溪的水患虽然台面上是他这个总工出谋划策,可是赵小品作为亲自参与之人,他知道,这一切其实早就有一张规划图在梁川的心中,自己不过是那一张嘴说出来罢了。

梁川竟然连治水都懂。

不过,事后赵小品细细体味了一把,梁川应该不是懂水,他只是懂一个大方针,对自然规律了解得透彻,所做的这些设计方案,都是顺应自然,这才能与自然完美地共存。

事毕,梁川带着赵小品前往望海楼,又叫上几个螺城的大师傅,差不多都是赵小品叔字辈的,一起到酒楼当中坐坐,小灼两杯放松一下心情。

这栋酒楼还是出自螺城师傅的手笔。

一行人甫一进门,许多的酒客撞见这群师傅,点头问候之声竟不绝不耳!

‘赵师傅好!’

‘哟,赵师傅您今天来吃酒,上我们这一桌!’

‘什么风把赵师傅傅您吹上这来了,今天酒钱我付,赵师傅您想喝点吃点什么请随意!’

无他,这帮师傅出门为人建屋盖房,做的千秋大业,到了哪家谁不是当成土地爷一样的神仙好酒好菜给供起来。

事实上,几位师傅的水平也确实高超,虽然不是他们亲自上手,大部分就在一旁做着监工的差事,不过从他们螺城工匠出手的屋子,所有人都是赞誉有加,住进去神清气爽别提多写意!

所以螺城师傅现在就算不上酒楼,走在街上,所有人也是对他们尊敬有加。

以前螺城一代人引着一代人,代代以盖屋为生,可是哪一代人有过这样体面的待遇,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上,都有几种不同的需求,最低级的是生存需要,往上就是实现自我的需要。

螺城人早就脱离了生存的需要,这些年赵小品带着他们赚了不少的钱,这钱却不是进了赵小品一人的袋子,而是一级一级分下来,有一套严格的分钱制度,从学徒到大师傅,各个职务分的钱是不一样的,赵小品就是从小徒弟一步步上来的,所以他清楚这一点钱对于小徒弟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一天吃饭的唯一的收入,赵小品从来不会去贪味了这些钱!

实现了生存之需之后,就是精神需求,说得直白一点,便是面子的需要!

倒是梁川,一向不喜欢走在人前,此时稍显谦逊地走在赵小品身后,身上又是穿着粗麻烂衣,人长得五大三粗,许多人未曾见过这位夷州的少年共主,却当他是赵家师傅手下的一位得力学徒。。

嗯,所有人的眼光最多在梁川身上停留一眼,绝无再看第二眼便热情地去与螺城师傅寒喧!

梁川有些尴尬地‘随着’赵小品坐了下来,赵小品倒是很是熟练地先问了梁川道是否有什么食物忌口,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后,赵小品先是点了一盘鱼,又点了几道大菜,几道精致的小菜,三道口味不一的鲜汤,又是一点小酒,然后才笑着让徒弟‘不经意’地去把账给结了,然后才是笑脸与梁川谈天说地。

这一切都逃不过梁川的眼睛,梁川知道,若是他起身一番推脱,不少人又会注意到自己处,也难得与赵小品坐到一处,让他请客一回,不失为一次增进感情的良机。

徒弟转身便回来了,轻声说了句付过账了,却见远处一位酒客朝赵小品致意,赵小品心领神会,马上遥致回礼。。

太有牌面了,这些螺城的工匠现在出门大家都认识,被人尊为上宾,连上望海楼这样高档的地方吃饭都有人抢着埋单,再看他这个夷州的一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