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风向起飞降落训练完成之后,航母编队保持航向继续向外航行。
舰队绕过了虚拟的雷雨区后,侦察机群也确认了模拟的可疑目标的身份。
消息通报到指挥部之后,两艘航母的航空编组再次忙碌起来,开始准备正式的空袭。
模拟作战的具体细节和流程是指挥们自己确定的。
不过航母作战本身的逻辑和思路,都是朱靖垣设计航母的过程中提供的。
在这个世界的普通工匠们看来,朱靖垣既然设计出了航空母舰,也理所当然的能够想到该如何发挥这种新战舰的作用。
但是实际上,如果不是朱靖垣有前世的经验,单纯的从想到把飞机放到战舰上,到真正造出设计相对合理的航母,就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
而如何在战争中发挥航母的作用,所需的时间可能比设计航母本身更加漫长。
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从二十年代初,一直到三十年代末,前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完全弄清楚航母应该怎么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各国利用过去二十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做出了一些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战术,但也搞出了一些让人眼前一黑的操作。
例如英国的光荣号航母,竟然孤零零跑去给空军运飞机,就带了俩老式驱逐舰护航。
结果遇到了德国的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这两艘在高速战列舰中吊车尾的家伙,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获得了绝无仅有的战列舰击沉舰队航母的殊荣。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实战经验,才让他们基本弄明白了这种新战舰真正合理的用法。
现在,朱靖垣把这些经验教训都拿出来,以自己的设想的名义告诉了大明海军。
他们直接按照这个思路训练,应该能少走十几年的弯路。
目前是以美式全甲板攻击模式为基础,加入了一些后世的航母作战和调度的思路。
正式发动攻击的时候,要聚集出足够大规模的机群,形成集群式的攻击。
朱靖垣趴在窗户上,看着编队离开的机群,表情颇为沉重的念叨:
“如果是在实战中,面对势均力敌的敌人,这些飞行员不知道能回来多少……”
朱仲梁和朱简烣,以及其他的督军们,听了这句话都有些想法,但是都没有开口说出来。
航母的飞机投放炸弹和鱼雷的命中率,当然是比战列舰的炮弹要高的。
但是在制导武器成熟之前,飞机也要堆砌攻击密度。
同时发动攻击的飞机足够多,敌人的防空火力才能够顾此失彼,轮机才能疲于应付。
然后己方才能取得足够多的有效命中。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时代的飞行员和飞机,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消耗品。
朱仲梁和高级的军官都明白这一点。
但是军官们并不会觉得这种思路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战争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古代士兵要挺着长枪向前走,对面可能要冲着马匹往枪阵里面冲。
古代冲锋陷阵的将军,身边都有一群贴身护卫,在战场帮将军抵挡乱刀乱枪。
火枪成熟了之后,战争更是直接拼人命,双方都站住了互相枪毙,看谁先扛不住。
这时候不要求士兵有多高的技术,只要能够站住了朝对面开枪就行了。
到了堑壕战时代,更是要有足够的人命去封堵敌人的枪口。
所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幸运的是,现在大明的技术进步神速,短时间内都不会有势均力敌的对手了。
双航母编队连续实施了两次打击,目标是被圈出来的一片海域,设定哪里也有一直敌人的战列舰编队。
大明两艘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把携带的弹药倾泻到了这片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