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宅的地下室,当初在建设的时候,直接在山岩里面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又做了放水处理,形成了一个面积将近两百平米,高度将近五米的完全封闭空间。
地下室有两个入口,一个位于主宅外的山坡处,可以直接开一个汽车进去,不过却要经过三道铁门。
最外间被当做食物储藏室在使用,里面两层的铁门钥匙,一份被放在地下室里面,一份存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面。
而周南平时进出,都是从他二楼卧室和书房之间的夹层进入。这个夹层借用了一部分壁炉的通气管道,非常隐秘和坚固。
如果家里遭遇了窃贼或者强盗,周南和奥黛丽还可以通过这个夹层直接藏到地下室里面。在十五分钟之内,很难有人能破开这里的防御。
而十五分钟,足够镇上的警察和希尔顿酒店的保安们赶过来解救他们。
沿着密道的台阶一直向下,两边都是狭窄的混凝土石墙。托了科技发展的福,这里也可以牵了电线和电灯照明,而不需要再点火把。
经过两道镶嵌式的轨道大门,从二楼直接下沉到主宅的下方。地下室内,跟让诺德家里的收藏室一样,摆满了木头制成的三层货架,货架的上面,摆放着一个个密封的木箱。
地下室里面有单独的出风口,空气并不污浊。在角落里,还有一个用电的坩埚和几袋低温油蜡。
新居建成以后,这些来自东方的古董就被运到了这里来。周南在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按照清单上的索引,观摩这些古董。
在这里面,大部分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虽然大部分称不上是国宝,但是好东西却有不少。
不过因为要保护这些文物不被腐蚀,除了一些瓷器和金石类古董,大部分书画,文稿类的古董,周南都还无缘一观。
那些纸张类的古董,即使在空气中也会被腐蚀。在博物馆建成之前,在还没有真空抽气设施之前,周南心再痒,也能控制着自己不去破坏那些箱子外面的蜡封。
不过除了那些古董,还有四百多件古董周南都已经仔细观摩过,一些玉石类的古董,周南还拿出去布置了自己的卧室和书房。
玉石类的古董,并不是放在封闭的环境里更好,一些玉石,甚至要经常摩挲,才能保护的更好。
周南今天打开的也是一箱玉石类藏品,西方人对玉石的种类分的并不太清楚,在目录上面,让诺德登记的是一箱玉石,软玉十一块,颜色各是什么,硬玉三十五块,颜色各是什么,却并没有各种玉石的名称。
在周南曾经打开的一箱玉石里面,就有鸡血石和和田玉,独山玉被放在一起的先例。
除了翡翠这种玉石,让诺德并不清楚鸡血石和独山玉,哪种的价值更高。他的祖先最多记载一下每一件古董的来历,花了多少钱收藏的。
所以,这些古董哪怕周南自己也并不清楚价值,但是他却能知道质地,有些也能知道年代和来历。最起码不会像让诺德一样一窍不通,让人有一种明珠暗投的感觉。
用小刀刮去了箱子外面的蜡封,周南打开了箱子。这个箱子里面分了三层,每一层都像九宫格一样,有十六个小格子,不过这一箱并没有放满,只有四十六件小饰品。
这些饰品大部分是玉佩和玉坠,只有两根样式古朴的玉簪。其中大部分是独山玉,但是也有几块乳白色的和田玉,看起来品质还非常高。
不过,最让周南兴奋的不是这些玉佩,而是在最下面一层,有三块近乎全红的极品鸡血石和一块田黄冻。
周南率先研究起了这几块鸡血石和田黄冻,只是他的这方面研究很少,并不能准确判断这几块印章的来历。
只是用两块已经刻字的印章上判断,一块原主人是明朝成化年间的项忠。这位大臣在后世名不见经传,周南知道他的一点历史,却是不好的历史。就是在他的建议下,明朝放弃了下西洋,放弃了一个大航海初期的宝贵发展机会。
另一块印章来自于康熙年间的浙江巡抚张泰交,对这位大臣,周南也是仅知道其名,却不熟悉他的经历。
不过,知道这两个人,也就知道了这两件鸡血石的来历,周南在本子上登记下了这两块鸡血石。
已经刻字的,周南不会去打主意,毕竟这是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了。
不过两块没有刻字的,周南准备合适的时候,找金石大家为自己刻两方印章。
其他的古董,大部分周南都分辨不出其出处,只能根据款式估计一个大致的年代。他更主要的任务是记下玉佩的材质,以便以后重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