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宋朝原来是这样读后感50字 > 第112章(第1页)

第112章(第1页)

这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政治清明与科技进步有力地推进文化的发展。在长久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文学、绘画、音乐、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新印刷技术的推广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同时也大大刺激了时代的写作热情,形形色色的书籍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越过去任何一个朝代。

我们若说宋开启中国文化史的新纪元,并不为过。那么,与之前的历朝历代相比,宋朝文化有什么殊胜之处呢?笔者不才,试列于下:

其一,政治文明化。

倘若有人问我,宋朝与其他王朝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儿,我会回答说:在于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首先体现在政治领域,也就是&ldo;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rdo;,宋代政治清明,以此为标志。我们知道,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代,而紧接其后的宋朝却能开拓出三百年的人道主义政治,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奠基者便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大宋开国后第三年,即公元962年,宋太祖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秘密立一块石碑,称为&ldo;誓碑&rdo;,其上有三条誓文:其一是对后周柴氏家族不得加刑;其二是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其三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太祖皇帝立下规矩,以后皇帝即位时,必须到太庙恭读誓文,这份誓文的重要性,远在其他法律之上。

有人会问,皇帝手上有无限的权力,何以区区几条誓文能约束三百年之久呢?我想,主要是北宋前几个皇帝都认真履行这一誓约,便形成一种政治传统。北宋时期的士大夫一定会有这样的意识:大宋之前野蛮暴力政治已永久成为过去,他们迈步走进一个更高文明,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文明时代。北宋程颐在罗列宋朝超越前代的五件事中,就有一件是&ldo;百年未尝诛杀大臣&rdo;。

当然,例外是有的。特别是在两宋之交那段时间,宋高宗先是杀了上书的太学生陈东及名士欧阳澈,后来又杀了岳飞与张宪,造成千古冤狱。但是反过来看,历代被冤杀的人多的是,何以宋代的岳飞能独传千古,成为神一般的人物呢?正是当时冤杀的现象少,岳元帅之冤死所遭遇的同情,要远超明代的熊廷弼或袁崇焕。

除了高宗一朝外,其他皇帝时即便有蔡京、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权臣,也没有大开杀戒,对付政敌顶多就是流放。在章惇、蔡卞等新党当权时,曾想过置政敌于死地,宋哲宗当即批示:&ldo;朕遵祖宗遗志,未尝杀戮大臣,其释勿治。&rdo;可见宋太祖誓文的约束力是相当强的。

政治文明的另一个体现是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却在宋代达到顶峰。这项古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绝对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发明,其意义在于打破等级,以公平的考试选拔官吏,使下层的寒门庶族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与之前几个朝代注重门第不同,宋朝官场是注重&ldo;出身&rdo;。这里&ldo;出身&rdo;不是出身于某某富贵人家,而是指科举登科。你是考科举上来的,这就是有出身,你是其他途径当官的,统统都属于没出身。大宋三百年的历史,绝大多数的宰相、执政都是有出身的,也就是科举出来的。在选拔的官员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来自平民阶层。美国史学家墨菲评论道:&ldo;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近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rdo;

当我们讲到宋代文化之灿烂时,势必要先赞美其相对人道与公平的政治文明,没有这一前提,很难想象宋代文化会臻于鼎盛。

其二,儒学的革命。

说到宋代的文化复兴,首先便是儒学的复兴。

自汉代后,儒学虽有兴衰,但是作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这一点基本没有多大改变。宋代的儒学并非对孔孟之道的简单继承,而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这种新的儒学,就是理学。提起理学,很多人十分不感冒,就联想到&ldo;存天理灭人欲&rdo;&ldo;饿死事小,失节事大&rdo;这些名言上。确实,理学有不近人情的一面,不少理学家道貌岸然、危襟正坐,并不可爱,早他们一千多年的孔夫子、孟夫子要可爱得多,也更有人情味。

但是,倘若我们只是因为对一两句话不感冒就否认理学,却也不应该。作为新儒学,理学新在哪里呢?

首先,为传统儒学构建起庞大的哲学系统。相较于佛、道两家,哲学研究一直是儒学的短板,这种情况在宋代出现了转折,在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努力下,援道、释入儒,结合《易》之思想,重构儒学本体论基础,由此开创中国哲学的新纪元。

其次,推动儒学的宗教化。儒学本是修身之道与政治学说,重在伦常,没有什么神秘色彩。宋代理学的&ldo;理&rdo;字就是天理,程颢曾颇为自得地说:&ldo;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rdo;天理概念的引入,便成为类似宗教中&ldo;神&rdo;或&ldo;上帝&rdo;这类的最高信仰,&ldo;存天理去人欲&rdo;的说法放在宗教语境下考量,非但理学如此主张,多数宗教也是持这种观念的。

第三,赋予儒学新时代的特色。宋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但也存在国势衰微、贵族奢靡成风、下层百姓生活艰辛之现象。理学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周敦颐之《爱莲说》有&ldo;出淤泥而不染&rdo;之清操,张载&ldo;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do;,有吞吐天地之胸襟,有壁立千仞之气节。无论是二程的&ldo;去人欲&rdo;或是朱熹的&ldo;灭人欲&rdo;,亦可视为是对物欲横流、奢华淫侈的反动与纠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