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你说话的时候,可千万别没忍住就笑出来了,到时候大家都尴尬。”
快要走出门的张氏点了点头。
“放心吧,娘管理后宫这么多年,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我知道该怎么做。”
接下来的几天,正如朱瞻圭所料的那样,朱胖胖即将在后年继承皇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师。
得知这个消息,很多人心情都非常复杂。
如果要是没有新学这一茬,文官集团们绝对会弹冠相庆。
可自打新学威胁到儒家地位,文官集团们就对这位不反对新学建立,甚至还隐隐支持的太子,就有些稍微的不满了。
但不满又能怎么样?
这是老爷子定下的国策,太孙推动的百年大业,太子殿下也隐隐支持。
三代人共同努力,除非文官们有能力改朝换代,否则根本就撼动不了这个国策。
本来有些官员们已经打算去投靠汉王了,想着加大汉王的力量,对抗太子,看看能不能翻一把盘。
可如今汉王瘫了,退出了皇位决斗,太子殿下彻底的没有了竞争对手。
至于赵王爷,好吧。
很多人对他都不看好,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想过他。
朱高燧:我好歹也是皇子啊,你们就不能对我有点信心吗?
如今老爷子已经打算退位了,太子即将成为新一代帝王的事情,已经彻底的定死了。
众官员们虽然对此各有心思,但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希望自己这边的影响力能影响到太子,不要太过重视新学的人。
这几天有很多人想要去东宫拜见,来个提前拜山头。
雪中送炭搞不了了,锦上添花的最后一班车,他们还是要搭上的。
面对这些官员的拜见,朱胖胖没见一个,都找各种理由推迟了。
最后直接对外宣布,要去祖庙里戒斋静心,为年底的大祭做准备。
朱胖胖甚至在临去祖庙的时候,还交代朱瞻圭,如果没有必要的事情,尽量不要跟官员接触。
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谨慎,不然老爷子会觉得,这是他们父子俩以为事已定局,开始飘了。
朱胖胖的举动,老爷子虽然没说什么,但从老爷子给朱胖胖提供暖格里的青菜,就可以看出,他对大儿子的举动非常满意。
朱瞻圭这几天也没有见大臣,除了二婶一家来的时候,去迎接了一下,朱瞻圭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了工匠营里,跟那些师傅们研究蒸汽机方面的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研究,还有铁甲舰蒸汽机的经验,大明第四代火车机车正式定型。
机车的外形和结构,跟朱瞻圭看的工业时代资料上的机车,简直一模一样。
之所以是第4代,是因为前三代只是在短距离的实验产物,第4代才是正式上路。
前三代没有用出来,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
第1代是啥都不行,要速度没速度,要运输力,没运输力,除了新奇一点,就是一个样子货。
第2代就是装备在铁甲战舰上的,不过由于气压方面经验不足,如果操纵不好很容易爆缸,太过危险并没有大规模的产出。
而第3代是前段时间准备上马实验的,结果在试行的头两天,工匠营在做检查的时候,又发现了问题。
第4代也就是当前的这一代。
经过几百名师傅没日没夜的研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定下了第4代蒸汽机车头。
火车头自重22吨,空车行进最高巅峰时速可达60公里,如果运送人员,时速在50多公里左右,如果要是运送货物拉的满满的,那可能就要降到30多到40多了。
不过对此朱瞻圭也满意了。
任何东西都是一代一代研究的,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就以目前这些师傅的水平,摆弄摆弄蒸汽机还是没问题的,要是给他们扔个内燃机,绝对是一个个满脸茫然。
“殿下,臣跟你说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今天赌注朱瞻圭的夏原吉,看着在轨道上,在各个师傅忙碌中渐渐成型的蒸汽机,小声的询问,一手拿着图纸,一边指点着师傅们组装的朱瞻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