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热乎乎的羊肉萝卜汤,一人还吃了三个大包子,连乔丽都吃了俩。
晚上依旧是青杨跟葛老师睡小房间,陈乔玉跟付老师和乔丽一起睡大房间。
第二天葛老师早早起来去国营饭店排队,总算叫青杨吃上了一顿从草原来的涮羊肉。
陈乔玉也喜欢吃这种新鲜的涮羊肉,比自助火锅里的冷冻肉卷好吃多了,是货真价实的涮羊肉。
大家也没客气,好不容易排上的队,还是年边儿,大家敞开肚皮,一连吃了四大盘涮羊肉。
这会儿的盘子实诚,一大盘子足有半斤。
葛老师跟付老师看到乔玉青杨吃得起劲儿,心里也高兴,半点儿没有觉得他们吃得太多的不满。
吃到最后葛老师还想再叫加肉,但青杨实在是吃不下了,这才作罢。
吃过饭,付老师跟葛老师也给乔玉青杨准备了一些年货,大多是学校发的东西,信纸信封,稿纸墨水什么的,还有几本给青杨的书和笔记。
葛老师说:“我们也没别的东西,物质粮食还要靠你们,就只能给你们准备点儿精神食粮了。”
陈青杨高兴极了,这可比吃的叫他高兴:“太好了!我们镇上买书不方便,我就想要这个的。”
葛老师笑道:“爱读书的都是好学生,往后缺什么给我们写信,我们买起来更方便一些。”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什么教辅书,大多都是各个学校的老师自己出题,自己写一些辅导材料。
葛老师给青杨的就是这种学校统一油墨印刷的书,外头买不到的。
青杨再三谢过付老师和葛老师,才珍而重之地把书本用昨天烤干的衣服包好,放进背篓里。
等告别了乔丽他们,陈乔玉给陈青杨一个眼神,青杨心领神会:“逛供销社去?”
“是去门市部。”陈乔玉笑道。
城里的门市部多,供销社少,毕竟供销社主要是面向乡镇村的,除了卖东西之外,还有收购农副产品的职责。
集供与销一体。
城里更多的门市部,供销社要少一些。
姐弟俩背着背篓,去门市部打年货。
陈乔玉怕陈青杨舍不得买东西,就说道:“咱们来一次城里不容易,能一次买齐就一次买齐,省点儿来回车票钱。”
青杨一听,觉得也有道理:“那行,咱们想想都买啥。”
结果等进了门市部,其实也没什么要买的,现在家里条件不说多好,但是吃穿是不愁的。
陈青杨自己都拥有两条毛巾两个脸盆——一个洗脚,一个洗脸。
这是好多城里人都没有的待遇,足可见陈乔玉功夫下在细致处,提升了两人生活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