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我们的少林火腿肠。”
一席轻锦罩衣的李安,从桌前的椅上扭身,从侍女手中接过凉盘,随手放在桌上,冲桌旁一老一青笑道,“少火孜香炙林鹿,驴腿花蜜裹马肠,一菜三吃花和尚。”
桌旁年轻人闻声就笑:“论吃,我就服断背。”
说着,右手提虚提象筑,左手朝瓷盘上晶莹红润,三条切成片片紧连的火腿肠反掌朝身旁老者示意道,“念翁,请。”
“咳。”
念翁似有些拘谨,迟疑了一下,才举筷夹了片,送入嘴咀嚼两下,赞了声好,就落筷急问,“吾家三郎求请的《三星报喜图》,可有了着落?”
“三星倒是有。”
李安自顾夹了片火腿肠,“三星报喜就没有,《一斤抱桃》您看行么?”
“唔?”念翁闻声有点懵,又一恍神连点头,“…嗯嗯,只要是许慎之公子墨宝就好,在何处?”
“呐。”
李安一斜头,举筷朝老者身后的墙上一指。
“…呃?”
念翁侧身扭头,一望之下又愣住了,就见镂木棂雕,悬着高低不等的画扇室墙上,一幅画着一杆秤,上面有仨桃的裱轴绢画,就静静的挂在那里。
“这…这仨桃,就是福禄寿三星?”
看着画的歪七八钮的秤,馒头一样的肥桃儿,念翁眼神呆滞,嘴角有点抽抽。
“不是,那就是桃儿,一斤桃。”
李安没兴趣看画,更没兴趣介绍画的技法之妙,平铺直叙道,“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一斤十六两嘛。仨神仙有点小,想看见得眼神好,在秤上呢,回去让你家公子慢慢找。”
“…呃?”
念翁一抽气,看着画上墨蛇一样的秤杆,对在蛇身上找到仨神仙,实在不抱幻想。
画虽不好,可看到画上的朱红印鉴,题跋落款皆有,脸上还是露出了舒心的笑容,颔首捋须而笑:“承蒙李君费心。”
“客气。”
李安嘴里客气,语气却没什么客气,“钱货两讫,三百贯已送慎之公子府上,信得过少林吧?”
“瞧李君说的哪里话来。”
念翁笑眯眯的一点头,“三十贯谢谊,家仆已挑来。另有一事相询,去月秋拍之上,家主错过了许侍郎的《鬼谷子上山》。欲明岁春拍之上,争拍一幅许侍郎的墨宝,以拾遗补憾。听闻少林行内尚留有一幅,不知两千贯,明春可否割爱?”
“你拍拍看喽。”李安夹了筷火腿肠,不以为意。
“那。”
念翁呵呵一笑,“两千贯,也已挑来了,来回不便,且先寄存贵行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