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去把裴大人叫来。&rdo;
&ldo;遮!&rdo;
等人的空挡里,刘铭传又想了想这几天发生的事。
从刘铭传得到了潘盛安所部遭遇埋伏的时候,刘铭传心里就一直冒着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的这次东北之行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而刘铭传亲自率领的救援大军虽然来的很快的,但是还是没有挽救潘盛安所部的覆灭命运。这让刘铭传心里更加地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平凡。
而清军在林家村的一夜攻击后,竟然没有取得一点进展,反而自己伤亡不小。这就更加让刘铭传有了一种惧怕地心里。
果然,就在清晨清军准备再次攻击的时候,刘铭传派出的探子就回报。在二十里外地地方发现了数万的叛军部队。
那个时候的刘铭传一下就醒悟过来,为什么看上去已经陷入绝境的叛军还在如此坚守,原来叛军的援军就在不远处。当一想到,自己地部队在进攻的时候,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叛军援军。刘铭传就有点后怕。
当下,刘铭传在没有告诉下面人详细情报的情况下就匆匆下令撤军,而且为了安然撤退,他还让数万的清军断后。当然,这数万的清军并没有真正做到断后的任务,他们是前军刚走,他们也就开拔了。好在东北军的陈光伟因为不明白情况,而没有追击,如果陈光伟果断一点,大胆的领军追击的话。就算以第一师和第三师地残军,也可能会给清军造成重大的伤亡。甚至后果是不可预计。但是战争,总是不尽人意的。
在退回了锦州后,刘铭传才安心下来,也才把叛军有了援军的消息说给下面人听。而当下面人一知道叛军竟然有了援军后,表情自然是丰富无比。
这也是刘铭传为什么在撤退前没有告诉他们的原因,如果让他们知道了叛军的援军随时都可能出现在背后的话。而自己又下了撤军地命令。估计他们跑的是一个比一个快,到时候。就不是撤退,而是溃败。这样地事,任何一个将领都不想让他发生。
可是现在,当探子得知了林家村的叛军正在积极备战,准备夺回锦州的时候。下面的人又乱了。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主张坚守锦州。同时向朝廷请救援军,一方面是立刻撤退,回到山海关,依托山海关的地形来阻击叛军可能地入关。
而在刘铭传看来,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行,如果坚守锦州地话,那么面对叛军的五六万主力,刘铭传可没有信心能靠着这十几万地人马就抵抗的住,何况这十几万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绿营。对于绿营,任何一个淮军将领都不会对他们有什么感觉,自从咸丰年以来,绿营可以说就已经彻底失去了军队的一切素质,除了还有一个架子外,基本没有任何的作用。在前几天的大战中,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几万的绿营部队攻击只有几千人防守的叛军阵地都拿不下来,而且自己还伤亡惨重。
在一系列的大战中,完全是靠着淮军来支撑。
何况,在锦州周边,还有叛军的那几万骑兵,一想起那叛军的骑兵,刘铭传就狠的咬牙。因为侯大山率领的骑兵这几天已经连续的摧毁了清军从山海关而来的后勤部队数支。如果不是一开始清军的随军物资带的比较多,恐怕就要陷入淮军没有弹药可以用的地步了。而在坚守锦州的话,这几万的骑兵绝对可以把自己的后勤供应给截断。不把山海关和锦州彻底的分割开来。
但是如果退守山海关的话,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自己带领着三十万的人马出发,付出了伤亡极大的代价才拿下的这个锦州城,并且已经可以做到随时威胁叛军的据点盛京的局面。如果撤回山海关的话,那么这十几万的伤亡就没有任何作用。
一想到李中堂得知后的可能脸色。刘铭传就觉的后背发冷。并且,如果自己撤退到山海关的话,那么大清就只有山海关最后一条防线了,京师就可以说暴露在叛军的虎口中。这是自己,李中堂大人和京师里面的皇上和太后都绝对不能允许的情况。
可是现在,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
就在,刘铭传苦闷之际,门外传来了一声:&ldo;大人!&rdo;
刘铭传一看,原来是自己让人去叫的裴中庭到了:&ldo;来,润正,坐。&rdo;(润正:裴中庭表字)
&ldo;是大人!&rdo;当下裴中庭也不客气,直接是坐了下来。
这裴中庭可以说是刘铭传的爱将了,从十几年前就一直在刘铭传的手下,同时也是刘铭传的学生。在台湾的时候,更是为刘铭传立下了汗马功劳。加上,两人的关系一向来都是极好的。所以裴中庭对于刘铭传也不想其他将领一样,对刘铭传充满了惧怕和惶恐。
&ldo;润正,你说说我们的局面。&rdo;刘铭传让人送上了茶后,就开口问道。
而那裴中庭一听,就知道,这大人是要问自己的意见了。当下也不能含糊。
&ldo;大人,恕学生直言,目前叛军势大,不可力取!&rdo;
&ldo;恩,继续说。&rdo;看到裴中庭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说出一些让人听了就像生气的话,而是实话实说。神色间也和气起来。
&ldo;据探子回报,林家村已经聚集了六万余的叛军,并且都是叛军的所谓主力,而且其中一半还是新赶到的援军,此叛军援军可以说是一支生力军。而且在锦州周边还有叛军的两万余游骑。反观我军,大军连续奋战已经近半个月,已属疲惫之师,而我军之依靠‐‐淮军,目前虽说弹药不缺,但是叛军骑兵封锁之下,定然不能从山海关得到弹药补给。无淮军利器支撑,我军必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