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率土之滨纵横江海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深夜十二点左右,安中里前沿突然响起了一阵爆豆似的枪声,并夹杂着手榴弹和掷弹筒炮弹的爆炸声。原来那天月色朦胧,日寇的先头部队摸到了水西村西二里许的安中里。狡猾的敌人摘去头戴的钢盔,让汉奸在前面带路,等到岗哨发现,敌人已经来到面前,哨兵英勇搏击,开枪报警后英勇牺牲。驻守安中里的江抗团和杜屏的教导大队当即开火阻击。

听到枪声,司令部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ldo;江抗&rdo;二团人员新,骨干少,成立后仅和敌人打过几次小仗,没实战经验。机关人员担心二团的人顶不住,有个别机关人员挽起袖口,扔掉帽子,准备和小鬼子拼命。

粟裕那时比较消瘦,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吃不好睡不好,可他听到消息后神色毫无变化,仍然着装整齐,有条不紊,不紧不慢地做出部署。他轻声沉着地向参谋处的科长、管理科的科长布置任务,让他们赶紧动员水西村群众紧急疏散,又令作战科长集合机关人员。这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平日军事训练此时派上了用场,虽然有很多人还没有直接上过战场,但平日训练有素,加上当晚已经有了紧急情况通报,机关人员在思想上都有了准备。枪响后就急忙起床,在夜暗中穿好衣服,打好背包,在作战科长的指挥下,很快到村旁的田野里集合,听候命令。水西村许多青年自动留下来,要求为新四军送子弹,参加战斗。

根据水西村周围的地形条件及来犯的敌情,粟裕将精锐善战的警卫连摆在村北高地至村南土墩,把守村西一线。村西有条小河,河上有座三孔木桥,是从西面进出水西的必经之路。粟裕命令侦察科长派人将河上的木桥加以拆毁,不让敌人顺利过河。同时命令驻守在安中里的教导大队和&ldo;江抗&rdo;二团迅速撤至水西村,以集中兵力,打击来犯之敌。他齐眉的军帽下闪动着的安详而又深邃的眼睛,那沉着冷静还带着笑意的面孔,听着他那平稳而又自信的声音,原本有些慌张机关人员稳定了心绪,担忧心情也消失了一大半。

部署完毕,粟裕从墙上摘下一顶钢盔,带了几个参谋,集合战士,径直向&ldo;江抗&rdo;二团的前沿阵地走去。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3

战斗打响后,敌人乘着月光,发起一次次的冲锋。鬼子的步枪、机枪炒豆般地响着,炮弹在新四军的阵地上四处开花。因为是夜间,敌人不熟悉地形,只是拼命攻打桥头。指战员们隐蔽在大树、高埂和土墙后头,房顶、路口架设起十多挺机枪,居高临下对准敌人猛扫,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敌人久攻不下,便把掷弹筒和小钢炮向着水西村这边一顿乱放。

粟裕旁若无人地从一个阵地走到另一个阵地。子弹和弹片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视而不见。石块、泥土砸在他身上,他顺手掸一掸,继续指挥战斗。

&ldo;粟司令来了!&rdo;&ldo;粟司令在我们阵地上!&rdo;指战员们精神百倍,越战越勇。

粟裕鼓励机关的那些战士:&ldo;大家沉住气,就像平时训练的那样,瞄准了狠狠地打!&rdo;

他不断提醒指战员们沉着应战,节省子弹,命令连指挥员要大家准备充足的手榴弹迎击鬼子的冲锋,同时根据敌情变化不断调整部署。

从上午打到下午,鬼子发起多次冲锋。但直到夜色降临,鬼子除了留下一些死尸外,未能前进半步。

到了晚上,新四军抽调的增援部队已到杜家冲一带,痛击盘踞在安中里的日寇。日寇腹背受敌,招架不住,慌忙用抢来的白布包裹死尸,扛着几十具尸体逃走,临逃时,又把樊塘、安中里点燃一把大火。新四军乘胜追击,随即收复了樊塘、安中里,扑灭了大火,还抓到了两个受伤掉队的日军。

与此同时,从国民党军第六十三师一部扼守的南渡镇方向也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说明这是日寇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ldo;扫荡&rdo;。

大约三个小时以后,天色渐渐地亮了,战士们把牺牲的战友从阵地上抬了下来,掩埋好他们的遗体,然后随指挥部开始经前马镇向东转移。

前马镇虽说有几百户人家,但居民们都跑了,镇上没有一个人。镇上静悄悄的,家家户户大门关闭着,镇边的池塘里浸泡着桌椅板凳等家具,这是防止日寇焚烧房屋时减少损失。

走了约十五六里路,红日已经升起,从远处空中传来了敌机的嗡嗡声,这是日寇的空军来配合&ldo;扫荡&rdo;的。一声令下,所有人员在附近村庄就地隐蔽。

敌机走后陈毅和粟裕商量了一下,决定移防到溧阳西北的余家桥去,傍晚时部队出发,队伍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机关的女兵紧紧跟随陈毅和粟裕。

粟裕看到队伍中行进的楚青。他想起陈毅开的一个玩笑:因为粟裕追楚青毫无进展,陈毅就说教粟裕一个办法,&ldo;要是鬼子突然扫荡我们的江南指挥部,你背起那个女孩子就跑,这婚事就一锤子定音了!&rdo;此时此刻,打了胜仗的粟裕心头涌上一阵愉快和甜蜜。

机关的女兵经过平日训练,还是相当适应这种行军。然而医院的干部和护士就不太行了。他们平日忙于救死扶伤,缺少锻炼的机会,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尤其是那些女护士,好几个已经踩到水田里。天快黑了,粟裕有些担心起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叫医院和指挥部机关的女同志,两人结成一对,互相拉着手帕,跟队伍走。并派军事干部,在行军途中前后巡视,发现掉队的及时帮助赶上。一个跟一个,没有人掉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