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兵作战,本就是主将意志,然而行军布阵总有疏漏,要是有良策,也不妨多多提些。”
贾蓉不是那种霸道之人,不允许属下提意见。
然而统兵作战之时,主将意志不容置疑,贾蓉方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算是给柳明一个提醒。
贾蓉看得出来,柳明对自己很有自信,但是对他这个主将,似乎有些不服。
“报。。。”
军寨守军,骑马而来:“禀报大将军,有几个少年英豪,前来投军!”
“也有手持兵部调令,调任北征军的将校。”
贾蓉有些讶然,建元帝也够意思嘛,生怕他手下无战将调度,从兵部调来一些战将,弥补这一方面不足。
走下瞭望塔,贾蓉率先回转帅帐:“让他们进帅帐。”
来的人不多,手持兵部调令的,有六个人。贾蓉有熟悉的一个,神武大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赫然在其中。
贾蓉有些意外,这次北征,蒙古态度不明朗,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
建奴陈兵二十万,全是骑兵!
所以说,这一次北征,说是协助蒙古,击退建奴侵入,说不得就是要面临蒙古与建奴,暗中合作,绞杀大周北征军。
要是如此,北征就是九死一生,冯紫英作为神武大将军嫡子,这次调来北征军,很显然神武大将军在其中有所关系运作。
曹公笔下,冯紫英润墨不多。
宁国府与冯家虽是世交,交往也不密切,冯紫英比贾蓉小几岁,此时还是一个少年,看上去颇为雄壮,显然是常年习武。
冯家,地地道道的行伍世家,武宗皇帝北伐之时逐渐崛起,冯唐无勋爵,乃是二品军职神武将军,其族兄就是冯子振,倒是有勋爵在身。
微微点头示意,余者贾蓉没见过,显然是从各军征调而来,其中军职最高者是四品昭义将军,还有几个都是武节、武德将军,都很面生。
引起贾蓉注意的是,两个青年,三个少年。
两个青年二十来岁,有着草莽气息,虎口有着老茧,这是常年修习重兵器的标志:“两位,为何从军?”
“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年龄略长一位,拱了拱手:“祖上曾是行伍出身,做过长安守备之职。”
“叫什么名字?”
祖上做过守备之职,想必不是无名之辈。
“家祖常文峰。”
年龄略长青年叫常衡,不卑不亢。
年龄略小的青年叫常愈,也是十八九岁,倒是眼睛灵动,不是一个安分之人。
常文峰贾蓉没听说过,他身边的监军太监,开口说道:“武宗皇帝北伐之时,有一位悍勇悍卒,名为常文峰,曾斩下鞑靼先锋旗那位?”
年龄略长青年常衡眼睛一亮:“正是家祖。”
监军太监不再吭声,两个人底细已经摸清。贾蓉说道:“之前你们没有任何的职位,想要从军,就要从小卒做起,你们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