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安的确是短时间内解决水师危机的法子,但却并不是一个好法子,也不容易做到,不过因为有了文子骞的主动投诚,此事倒还是可以操作一下的。
皇帝从围场回来之后便接到了水师的折子了,随后便召了内阁来商议这事,内阁也渐渐摸清了皇帝的心思了,倒也没反对,不过还是列举了所有隐患,给出了还算是中肯的意见。
同意招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文人是能不打仗便不要打,而且大周朝廷跟海贼之间除了之前那一场大战,其实也不算是有多大的血海深仇,在泷州百姓的心里也并不是非杀光海贼不可,若是能够招安成功,那便再好不过。
但隐患也不少。
尤其是那文子骞的身份,他若是真的文家嫡系后人,那便是说他身上流着前朝皇室的血统,虽说大周朝跟前朝灭亡没多大关系,但这前朝跟当朝之间的恩怨不是说跟你没关系便没关系的,当年太祖皇帝一登基,便有人打着前朝后裔的旗号作乱,这些远的不说,便说先帝驾崩前两年,不就冒出了一群前朝余孽吗?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了,是不是真的前朝余孽也不清楚,不过也说明了跟前朝扯上关系都会很麻烦。
谁知道这文子骞突然间投诚有没有其他的目的?
不过,隐患之下,利益也还是很大的,若是可以以招安的形式解决东南海贼之患,那不管对朝廷还是对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内阁将最终的拍板权交给了皇帝。
皇帝并未立即做出决断。
内阁自然也不催促。
不过泷州那边急啊。
……
顾家的调查很快便传回消息了,顾老夫人跟小姜氏死的时候,姜家的人也在,而且还是当年那位姜太夫人。
一下子死了两个姜家女,姜太夫人不但没有闹,还让人帮着顾绮料理后事,对外亦是说顾家的好。
长生看完了第一批送来的消息之后便道:“不必查下去了。”
“公主的意思是……”
“你没等事情查清楚了才来禀报我,不就是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了?”长生打断了她的话,“既然如此,何必再查?”
“只是……”
“这是顾家的家事,只要不涉及到大局,影响到朝廷,何必深究下去?”长生继续道,眸色有些晦涩。
顾老夫人这些年来的确一直卧病在床,不过病情却在顾延去世之前突然间恶化了,而原因便是顾老夫人平日里喝的汤药被人做了手脚,没有下毒只是换了几味药材,让汤药没有效果罢了,而那段日子顾延一反常态经常去看望老妻,至于小姜氏那边,是心悸而死的,原因便是佛堂里面的蜡烛檀香里面添了些东西,闻多了会导致人心悸而死。
也便是说,他们不是自然死亡的。
凌光的确是有了初步的推断,根据种种线索,下毒手的不是别人,而是已经去世了的顾家老太爷顾延,只是事情太过惊讶了,她不敢妄下定论,“可顾延为何要这样做?顾老夫人一直卧病在床,小姜氏关了十几年,便是姜家都没有管,她们根本不能给顾闵造成太大的困扰,姑老爷子何必……”
“姜家不动,除了因为顾家一直在给他们好处,也因为顾延压着。”长生缓缓道,声音透着一丝的凉意,“顾延死后,顾老夫人是祖辈、小姜氏是长辈,姜家是外家长辈,顾闵未必镇的住,便是顾绮,有可能非但不能帮顾闵震住这些牛鬼蛇神,还会被姜家给咬上,借着长辈亲戚的名义予取予夺,当然了,也还有另一个考虑。”
凌光一愣,随即说道:“难道是孝期?”
依照古礼,祖辈去世孙辈守孝一年,父辈去世则三年,虽说朝廷提倡孝期为一年,以免耽误了传宗接代,不过名门大家都是遵守古礼,又是顾家这般诗书传家的,若是不守的话,顾闵便是不耽搁仕途,怕也难以在士林立足,所以,一起将孝期给守了再好不过,尤其是小姜氏,便是被关了许多年可她仍旧是顾闵的继母,她死了,顾闵得守三年。
顾延怎么可能愿意让孙子为了一个顾家弃妇而白白耽搁三年?
“这慈心有时候也是狠心。”
凌光默然。
“不必查下去了。”长生继续道,“便当做是本宫还了顾家当年的收留教养之恩吧,况且,本宫答应过会看顾顾家。”
“是。”
虽说情理之中亦可以理解,而且死的也不是什么良善之人更跟她没关系,可或许是因为她怀着孩子容易动恻隐之心的缘故,心里到底是有些不舒服,“去取纸笔来,给我们家宝宝他爹写家书。”
“是。”
……
长生并未在信上说顾家一事,免得让他担心,只是在信上絮絮叨叨地抱怨为了给他儿子做衣裳扎了满手都是针眼,说这世道怎么便那般不公平,凭什么要女人怀孕要女人做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