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曹操再也没有到过李兰府邸,本来应该觉得轻松。可是偌大的一个宅院,早被曹纯带来的虎豹军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布防的严严实实。名为保护,实则软禁,李兰没有半点的自由空间,虽然有美人相伴,却也感觉度日如年。
半个月后,曹操忽然造访,李兰急忙整齐衣冠,相请入内。两厢见礼完毕,曹操先道:&ldo;近日公事繁忙,未来探望经纬。切勿相怪。&rdo;李兰道:&ldo;丞相日理万机,岂敢有劳大驾。&rdo;曹操今日心情似乎不错,又询问了李兰的伤势,以及日常一些琐碎事情,李兰都是小心作答。
最后曹操终于说道:&ldo;吾派去成都之人已经带回确切消息。&rdo;李兰知是指黄忠之死,脸上略显激动道:&ldo;多谢丞相费心。当日张苞刺我之时,已经据实献相告,义父的确已经故去。&rdo;曹操又道:&ldo;死者已矣,经纬还要节哀保重。&rdo;
李兰道谢之后,猛然起身拜倒在地,道:&ldo;这几日兰已经自信想过。既然刘备不仁,也不能怪我不义。望丞相能替我义父报仇。&rdo;曹操审视良久,才起身上前扶起李兰,道:&ldo;若得经纬相助,刘备指日可破。&rdo;又复道:&ldo;今夜吾在府中设宴,望经纬也能前来参加。&rdo;李兰并不推辞,又送曹操出府,心中却不知曹操是否真心相信自己,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当晚,李兰就与曹纯一道前往丞相府邸赴宴。曹操亲自出迎上厅,见许昌文武都在。徐庶也坐在其中,李兰与他互望一眼,都又忙着移开目光,故作不识。李兰无官无职,又是新来之人,原本欲陪于末座,曹操却再三不肯,就让其在贾诩下首坐下。李兰推辞不过,只得入席,再看下首几人,面上都显不愉。
酒过数巡,就见一文官起身道:&ldo;下官有一事上禀丞相。&rdo;李兰却也认得,正是平原华歆。曹操放下手中酒杯,问道:&ldo;华大夫有何事?&rdo;
华歆遂道:&ldo;丞相自兴兵以来,讨黄巾,灭袁术,杀吕布,破袁绍,降刘综,平张鲁,天下三分,其二皆赖丞相平服。其功德极天际地,虽伊,周不能及。下官已与百官商议,欲联名具表,奏请圣上晋封丞相王爵。&rdo;
曹操脸上微有得色,正欲开口,又见一人起身道:&ldo;不可,不可。丞相已为魏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需再受王爵?昔高祖白马盟誓,非刘姓不能王。丞相岂可因一时之欲,而失天下之心?&rdo;
第三卷第八章
李兰虽不认识那人,却知道曹操称王之时,是崔琰出言反对。果然就听曹操道:&ldo;崔尚书所言极是。吾已位及人臣,不须再晋王位。&rdo;又举杯道:&ldo;今日宴上不谈国事,诸位尽情把酒言欢。&rdo;适才脸上的一丝不悦随着杯酒下去,便化做乌有。李兰却知崔琰已经注定必死,但事不关己,也无须多想,又随众人尽兴才散。
次日,曹操表奏李兰为侍中,终于让他有了一个比较正式的官职。李兰也第一次见到了当了几十年傀儡的东汉末代皇帝刘协,还记得董卓入京的时候,他比少帝更为镇定,言辞得体,少时聪颖。可惜当了这么多年的傀儡之后,刘协已经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每说一句话都得看着曹操的脸色,完全没有了皇帝所应该具备的威仪。
再过几天,崔琰的死讯就传到了李兰的耳朵,这是必然的。没有人能阻止曹操称王,所以不久之后,朝中百官一起上表献帝,把曹操的功德说成是古今一人,一定该要晋爵魏王。李兰也在那张表上写下自己的大名,他可不会为这些无谓的事情,或者说不能改变的事情,而去触曹操的霉头。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受封魏王,以曹丕为世子,百官皆有封赏,却迟迟没有定下世子。转眼之间,李兰在许都已经待了近半年时间。这半年之中,曹操,刘备,孙权三家都各自发展内部,并没有什么重大军事举动。而曹操也渐渐对李兰放松了戒心,虽然曹纯的虎豹骑还在一直留在府中,却已经不很限制李兰的行动。
至于徐庶,李兰也一直没有机会再与之私下见面,毕竟两人都是刘备手下投降过来,惟恐曹操生疑,是以再没有黄忠和西川的消息传来。曹操最出名的三个儿子,除了&ldo;黄须儿&rdo;曹彰镇守在北方,其他曹丕,曹植二人李兰都已经见过,但深知夺嫡之事不会因为封了世子就此罢休,所以并不敢与二人深交。
李兰有官职在身,虽然没有多少公事要处理,却也得时常去曹操府中报道。平日里贾诩待他甚厚,有意无意之间,常有规劝言语。李兰虽然素敬其名声,但心中却不十分愿意相交,三国这场乱世,多就是在他这一张嘴巴之中挑动起来。
这日李兰又至魏王府中,却见曹操,贾诩正与另外一名老者谈笑。许昌但有名望的官员士族,李兰几乎都有几面之缘分,眼前这人却不认识,不知如何见礼。曹操也知其意,指着那老者道:&ldo;经纬可曾听闻平原神卜管辂?&rdo;
李兰自然听过,却不想在此见面,多说此人算卦无不灵验,不禁多打量几眼。管辂名气虽大,长得却十分不堪,脸上皱纹密部,就想多年的老树皮,也正眯着一双小眼睛打量李兰。李兰当然不会相信这些江湖术士,见长得又不入目,便先有几分不喜欢,碍与颜面,仍旧行礼道:&ldo;久闻老丈大名,今日得见,乃兰三生之幸也。&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