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本宫记得你。你曾经是本宫永和宫里的粗使宫女。没想到你到了老四府上没几年,倒成了庶福晋,有如今这般光景。你不错啊。”
德妃故意提起蓝燕曾是粗使宫女,这是在贬低羞辱蓝燕。
不过蓝燕并没有如德妃想像的那样因德妃的话难看尴尬,蓝燕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好像完全不在意德妃说了什么。
只见蓝燕带着笑容对德妃说道:
“多谢娘娘夸讲。娘娘您没记错,妾的确是乌苏氏。妾没想到德妃娘娘还记得妾,妾真是太高兴了。”
“妾是出身满军旗内务府上三旗的正黄旗包衣,当年妾经小选入宫,就到永和宫当差伺候娘娘。后来蒙娘娘恩典,将妾赐给贝勒爷。妾感激不尽。”
“妾入贝勒府之后,娘家得四爷扶持,妾娘家父兄立了功劳,皇上降下隆恩,将妾的娘家抬出包衣旗,抬入我们贝勒爷执掌的满军旗红正旗。如今妾和妾娘家也都是正经的满军旗人了。”
“妾和妾娘家能有今日的造化,多亏承娘娘您的恩典,妾和娘家人对娘娘感激不尽。娘娘您仁慈善良,菩萨心肠……”
蓝燕不要脸的夸得德妃,尤其是她还一脸真诚的样子,好像她夸德妃的那些话是出自她的肺腑之言。
德妃却被她的话气得顶心顶肺,被气得心疼肺都快炸了。可蓝燕如此,德妃也不好斥责蓝燕,毕竟蓝燕的话全都是‘夸’她的。
其实蓝燕故意详细说自己的出身家世。因为她的出身和德妃进宫时的出身一样,都是满军旗内务府上三旗正黄旗包衣。她说自己的身世的目的就是提醒德妃。她们俩出身是一样的。
她们俩都是出自正黄旗包衣,都当过宫女伺候过人,谁也没比谁高贵。
蓝燕对自己的出身毫不避讳也不介意。但德妃介意啊,德妃最不喜欢别人提起她的出身。尤其是宫里的嫔妃常暗骂德妃是个奴才;所以自抬旗之后,德妃就不愿听别人再提她的身世。
接着蓝燕又炫耀自己娘家父兄立功和娘家抬旗的事,更是差点没将德妃气吐血。
因为德妃她自己虽立了功得抬旗入满军正黄旗,可是她娘家还是在包衣旗。蓝燕和蓝燕娘家都抬旗了,若要真论起出身来,蓝燕还比德妃出身要尊贵一些。
德妃才心里不舒服。
还有就是蓝燕和蓝燕娘家抬旗,是因蓝燕父兄立了功劳。蓝燕娘家立了功劳抬旗,可德妃娘家父兄侄儿却没人能立功劳让家族抬旗,
德妃越看蓝燕越不顺眼。
蓝燕的话让德妃尴尬,一时下不来台,
这时十四爷转移话题:“看来小四嫂是不仅种地种得好,而且还怎么会说话。”
“额娘,您还不知道吧。小四嫂种了玉米和土豆两种高产量的农作物。皇阿玛得了良种,非常高兴。皇阿玛说过小四嫂立了大功劳,要重赏小四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