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近代中国史纲读后感800字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关于赠送枪炮,伊纳学以俄国会剿太平军,代运江浙漕粮为条件。恭亲王只许收受枪炮,俄人说原有枪炮锈坏。至会剿、运漕,恭亲王、曾国藩均以为流弊极多,英参赞威妥玛复从中阻止,亦终无成。

一八五八年五月至一八六〇年十一月,两年半之间,英、法、美在中国共得的权利,俄国几一一坐享。英、法用兵四年,固已满其所欲,俄国不费一刀一枪,独自取得了四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面积较现在的东北尚大。从此完整的东北成了残余的东北,海岸线大半见夺,北太平洋成为俄国的地中海,海参崴成为俄国在东亚的海军基地,残余的东北陷于俄国的两面包围。

十八世纪俄国的势力已伸入中亚,在设置东部西伯利亚总督之年(一八四七年),对于中亚的经略,同时并进,要求通商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一八五一年,伊犁将军奕山曾与俄人订立条约,允于伊犁、塔尔巴哈台互市,划定贸易圈。一八五七年,塔城贸易圈遭受焚掠,俄人撤回领事、商人,断绝往来。次年派兵压境,与木里斐岳幅的行动相呼应。

中国东北领土的丧失,至中俄北京条约告一段落,西北则自北京条约正式开始。一八六二年,中俄西北勘界会议无成,俄军屡扰科布多、伊犁。一八六四年,订&ot;塔尔巴哈台条约&ot;,塔城以西之地,尽归于俄国。时新疆回乱大起,俄国又乘机胁迫,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〇年,斋桑湖一带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亦为俄所有。原属中国的塔什干(tashkent)、撤马尔罕(saarkand)、布哈尔(bokhara)、浩罕(kokhand),先后悉遭并灭。总计西北见夺于俄国的领土并不小于东北。

第五章内部动乱(下)(一八六〇至一八七七)

第一节 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

-、英国态度改变的朕兆与初次上海之役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英、美、法三国所承认的仍为北京政府。它们所希望的是自清朝取得更多的让与,自须维持其继续存在。太平天国如果成功,以&ot;万国真主&ot;自命的天王,未必易于相处。北京政府虽非事事听命,可以予取予求,终可迫令相就。开放整个中国是各国的殷切冀求,特别是太平军控制下的长江流域。然而它们不向南京提出,仍欲和北京交涉。一八五六至一八五八年间,处于领导地位的英国,以为太平军败亡不远,益急自北京取得此项权利。

天津条约满足了各国多年的欲望,坚定了它们和北京的关系。今后的问题为如何使其尽早付诸实施。中英条约订明长江各口英船俱可通商,&ot;惟现在长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ot;。清政府初未存利用英国以对付太平军之心,且恐彼此勾通;在英国已完全放弃交好太平军之想,如能早日荡平,方符合它的利益。上海通商章程签字之日,额尔金席不暇暖,率领军舰,溯江西上,考察开埠事宜。路经南京、安庆,与太平军发生炮战。太平天国当局来书表示歉意,天王诏旨,称额尔金为&ot;西洋番弟&ot;,欢迎前来,当以礼相待。额尔金自汉口东下,安庆太平军守将亦解释误会,充分道歉。长江太平军水营统将函请以洋炮弹药相让,说是彼此情同手足。职位相当于太平天国副首相的李春发对于额尔金派来天京的威妥玛、李泰国、俄理范、伟烈亚力,以酒食款待,谓今后英船通过,可预先知照,以便派员护送。额尔金对太平军的印象,则十分恶劣,认为终必失败。李泰国在上海面告桂良,&ot;该夷毫无纪律,……实系贼匪行为。……口称奉耶酥教,询以耶酥教中之语,所答非所问&ot;。恰良以为&ot;夷人看贼不起,不屑与之往来&ot;。英国对北京虽亦说不上好感,但它仍统有中国大半,尚有体统。太平军仅有安庆至南京的长江两岸,勉强挣扎而已。

太平军对英人之多方表示善意,大约是鉴于英国兵力强大,太平军的困难尚多,不得不尔。一八六〇年五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长驱东下,英、法公使立即宣布保卫上海。忠王李秀成占有苏州后,致书英使,说明攻取上海、松江的必要,盼前来面商,以敦盟好。继又去函,劝勿助清军,免伤和气,均无回音。不久和外人素有交情的干王洪仁玕来至苏州,再与李秀成联衔邀英国教士艾约瑟相见。艾约瑟询问卜鲁斯的态度,卜鲁斯告以英国对清军及太平军不作左右袒。

是年六月,江苏布政使薛焕、苏松太道吴煦与曾任怡和洋行买办四明公所董事杨坊商定,由美人华尔(ftward)编组洋枪队,协防上海。华尔是一个军事冒险家,多事的中国,对他正是大好机会,小则可趁火打劫,大则可自建一个政权。他的同国人法尔思德(eforrester)、白齐文(haburve)是他的同伙。他们招募了二百多名外国逃兵、失业水手及亡命之徒,以吕宋人为多,饷糈由上海官商供应。七月,夺回松江,抢掠之外,并得赏银三万两,名利双收,继续向太平军进攻,为李秀成所败。

艾约瑟到苏州之后,谅必将卜鲁斯的表示转告洪仁玕与李秀成,洪、李信以为实。复以英、法正向华北进兵,不致与太平军为敌,留守上海的洋兵无几,不难一鼓而下,遂于击破洋枪队后,乘胜而进。卜鲁斯发出警告,谓英、法军已在上海县城及租界设防,如果进攻,即行还击。李秀成向英、法、美公使声明不扰外人。八月十八日,开始攻城,二十一日,为英、法军及军舰所败。同一天,英、法军夺占大沽炮台。两者看来极端矛盾,实均为自身利益。此为太平军初次与洋兵接触,亦为英国对太平军态度转变的具体明征,不过这尚不能说是英政府的决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