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近代中国史纲读后感800字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三、马戛尔尼奉使的无成

洪任辉事件发生后,广州夷商所受的压迫愈甚,纠纷愈多。一七八四年,炮手处死案使他们感到安全可虑,尤重要的问题为英国的对华贸易。十八世纪末年,鸦片进口与茶叶出口逐年增加,利润至大,同时又希望为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品推广市场。一七八七年,英国政府决定援以往俄国之例,派卡茨喀特(插rlescathcart)为使,与北京直接交涉,希望取消中国对于互市的限制,给与英商便利与保护,取得一处地方或海岛作为货栈,两国互换使节。卡茨喀特道卒。一七九二年续派前出使俄国并担任过印度孟加拉(bengal)长官的马戛尔尼(elordacartney)为特命全权大使,司当东(sireleonardstaunton)副之,随员八十余人,包括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和九十五名卫兵,由兵船护送,费用归东印度公司负担。所携&ot;贡品&ot;,约值一万五千余镑,内有天文、地理仪器、图画、毯氈、军品、车辆、船式,计六百箱,俱为用心选购,以表示英国的文明。英王乔治第三的&ot;表文&ot;,即致中国皇帝的国书,首先称道中国地方广大,皇帝仁慈,继谓英人的海外活动,非为开疆拓土,亦非为贪图商业利益,而在增广见闻,交换知识,互通有无,中国尤为所向往,所以派人前来驻扎。在随行人员中,&ot;如大皇帝用他的学问巧思,要他办事做些精巧技术,只管委他&ot;。所有在华英人,亦&ot;求大皇帝加恩&ot;。

----------

1港脚商人系得东印度公司许可,来自印度的商人,其船名曰&ot;untryship&ot;。港脚为untry的译音。

使团到达之前,由东印度公司通知两广总督,说是英王因前年皇帝八旬万寿,未及叩祝,今特遣使进贡。乾隆表示欢迎,命沿海督抚照料,另派大员在天津接待。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八年)八月,马戛尔尼行抵北京,再转往乾隆驻跸的热河。为了觐见礼节,双方发生争议。乾隆要他跪拜,马戛尔尼只肯行英国之礼,乾隆大为不怿,及见到国书,复知英使之来,并非专为贺寿,实别有干请,决定要他早日离去。驾返北京后,军机大臣和珅,即将颁赐英王的敕谕与礼品发给马戛尔尼,含有逐客之意。礼品中有玉器、瓷器、彩缎、茶叶、墨、扇之类,大可与贡品作一比较。敕谕措词全是上国口吻,一面嘉许英王恭顺,一面不准留人住京,理由是不合体制。马戛尔尼又以书面列举六项请求,因于别一敕谕中逐一驳拒。首谓&ot;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ot;,所有浙江、天津通商,京城设立货行,给予舟山小岛,另拨广州地方一处居住,减免广州、澳门往来各税,明定海关税则,俱不准行。最后告诫英王,如英船至浙江、天津,定当驱逐。

马戛尔尼于失望之余,十月初自北京取道运河南下,由军机大臣松筠护送。行至杭州,改由新任两广总督长麟伴行,续赴广州,回抵英伦,已是一七九四年九月。马戛尔尼之来,虽系为了英国商务与中英关系,亦望促进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骄盈自负的乾隆,与贪庸不学的实际首相和珅均不足以语此。他在中国五个多月,接触过不少中央、地方大员,目睹耳闻了不少政治、军事、社会实情,深感中国人的知识浅陋,官吏贪污,人民困苦,武备废弛,一切虚有其表。如一旦与英国发生冲突,势将土崩瓦解,俄人或将乘机而入。这些观察,不妨说是他的真正所得。马戛尔尼曾与长麟谈到广州商务问题,长麟允加整顿。东印度公司即将不满之事,逐条禀呈,获准的仅为英人可于夷馆附近花园散步,每月两天;货船开行后,英人可在广州续留二十天;英人得向买办学习汉语;英人犯法由本人当罪,惟大班须负责将犯人交出;其他货税陋规依然如故。

马戛尔尼曾告诉长麟,将来英王要另具国书,再来进献。过了两年乔治第三果然续有书来,希望&ot;相依相交,公平恩待&ot;。乾隆的回答是要他&ot;益励荩诚,永承恩眷&ot;。双方在观念上是南辕北辙,不愉快的事件愈来愈多。

四、纠纷不已

马戛尔尼东来之时,正值法国革命,英、法对敌之秋。一七九九年(嘉庆四年)传闻法国军舰在粤洋出现,英兵船亦驶至虎门口外,两广总督以停止贸易相威胁,始行离去。一八0二年,法军攻入葡萄牙,英兵船又来广东,准备登陆澳门,北京命粤督严阵以待。旋以英法议和,英兵船离去。此一行动,再加上钦天监葡人的中伤,谓英人凶狡谲诈,常怀蚕食之志,印度已为并灭,益增清廷的猜恨。一八0八年,英军竟将澳门占领,粤督实行封舱,英海军提督准备强硬对付,粤督亦调兵备战。经英国大班的调解,英军始退。嘉庆痛斥英人,重惩广东督抚将军,重订防夷章程。五年之后,又有英兵船在虎门口外追捕美国商船之事,粤督调集水师制止,责令大班负责,以封舱相迫;大班则以撤退货船为要挟,结果妥协了结。英人伤毙华人事件,一八00至一八一0年,有过三次,每次均引起交凶争执,大都不了了之。债务问题,一八0九年有三家行商拖欠英债约一百七十万两,仍于行用项下清偿。一八一五年复有七家行商负债约一百万两,英商以牵涉过广,恐行商破产,影响贸易,允止息归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