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天希姆莱召集了一次群众大会,在会上他一字不差地把这番话重复了一遍。第二夫,所有报纸都刊登了他的讲话。
1933年末,直属戈林领导的柏林警察局里发生了贪污受贿的丑闻。当天夜里,希姆莱离开慕尼黑,觐见了元首。他请求把&ldo;出卖灵魂的,旧制度下的警察&rdo;交给&ldo;人民的优秀子弟&rdo;‐‐党卫队‐‐来控制。
希特勒不愿得罪戈林。他只是紧紧地握了握希姆莱的手,把他送到办公室门口,面对面审视了一下希姆莱的双眼,突然高兴地微笑了一下,说道:&ldo;今后还是请把您那高明的建议早一夭送来,我指的是:您给我的信和您在慕尼黑群众大会上那篇同样内容的发言。&rdo;
希姆莱离开了柏林,心绪十分不好。但是过了一个月柏林没有召见就任命他为梅克伦堡和吕贝克的政治警察头目,又过了一个月,12月20日,他又当上了巴登的政治警察头目,同月21日、24日、25日、27日又分别任命他为黑森、不来梅、萨克森和图林根、汉堡等地的政治警察头目。在一个星期内他成了除仍隶属戈林的普鲁士外的整个德国的警察头目。
有一夫,希特勒向戈林提出了一项折衷方案:任命希姆莱为全国秘密警察的头目,但是要受戈林的指挥。帝国元帅戈林接受了元首这项折衷的提议。他指示自己的秘书处工作人员,通过元首办公厅做出决定,授予希姆莱内政部副部长和秘密警察总监的头衔,有权参加讨论与警察问题有关的内阁会议。但是他亲手划掉了决定上原有的&ldo;及帝国安全问题&rdo;的词句。因为这过干器重希姆莱了。
这项决定一见报,希姆莱立刻请主管报界的人员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评述他的委任。戈林在同意折衷方案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忘记了还没有人撤销希姆莱的主要头衔‐‐帝国党卫队司令。于是第二天首都各家报纸都登出了一篇评论,说:&ldo;刑警、政警、盖世太保和宪兵由帝国党卫队总司令希姆莱集中统一掌管,这是国家社会主义法律学的重大胜利,这是向帝国所有敌人的警告:国家社会主义惩治的铁拳已经高举在每个反对派,每个敌人的头上,不论他们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rdo;
后来他迁居柏林,住在离里宾特洛甫家很近的一所阔绰气派的小别墅里。正当大家继续为战胜共产党而兴高采烈的时候,希姆莱和他的助手海德里希便已开始搜集整理专案材料了。希姆莱亲自动手整理他的前上级格利戈尔&iddot;施特拉塞的专案材料。他很清楚,只有杀死自己的老师,第一个导师施特拉塞,他才能获得全胜。因此他格外细心,一点一滴地搜集能把施特拉塞置于死地的材料。
1934年6月希特勒召见希姆莱,和他商谈即将开始镇压罗姆的问题。希姆莱正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他知道,镇压罗姆只不过是希特勒要消灭所有与他一起创业的人的借口,在那些与他一起打天下的人眼里阿道夫&iddot;希特勒是一个人,是他们的党内弟兄,而现在,阿道夫&iddot;希特勒应当成为德国人的领袖,他们的神。这样,党内元老就成了他的累赘。
希姆莱听了希特勒对那&ldo;一小撮&rdo;受敌人宣传影响的&ldo;元老&rdo;大发雷霆后,心里就更加清楚了。希特勒不能向任何人,哪怕是最亲密的朋友,说出全部真情。这一点希姆莱也很明白,他帮助了元首:他把四千名老战士,实际上是所有与希特勒一起创建国家社会主义党的老党员的专案材料放到桌上。他内心很有把握地估计到希特勒决不会忘记他的这一大功劳,因为帮助一个人对其暴行进行自我辩解是最受珍视的。
不过,希姆莱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了解希特勒的意图后,便下决心要成为元首身边一个十分需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人,以便今后只有根据他的倡议才能采取类似的行动。
因此,有一次在陪伴元首去戈林的别墅时,希姆莱演了一出好戏:让一名冒充特务的家伙穿上罗姆冲锋队的制服,向元首的敞篷汽车开了一枪,希姆莱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领袖,同时喊出了党内第一次听到的对希特勒的称呼:&ldo;我的元首,我感到十分幸福,能为您的生命献出我自己的血!&rdo;
在这以前还没有人用过&ldo;我的元首&rdo;这个称呼。希姆莱便是对&ldo;神&rdo;,对&ldo;自己的神&rdo;使用这一称谓的首创人。
&ldo;从现在起,海团里希,你就是我的亲兄弟了。&rdo;当时希特勒这样对希姆莱说。他的这句话站在周围的人都听到了。
在希姆莱镇压了罗姆之后,在他的老师施特拉塞,以及四千名党的老战士被枪杀之后,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家很快就编造出了正是希姆莱从运动一开始便和元首站在一起的神话。
以后,在只有希特勒最亲密的战友才能参加的元首大本营&ldo;聚餐会&rdo;上,希姆莱和戈林、赫斯以及戈培尔亲切地握手,但是搜集&ldo;自己战友&rdo;的专案材料他却一刻也未停止。
作者:[苏]尤里安&iddot;谢苗诺夫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ty665免费制作
第二节1945年2月16日3时12分
施蒂尔里茨把埃尔温送回家。每次与情报中心联系之后他都感到疲倦,所以车速很慢。
车子沿路穿过一个树林。这时风已停止,高高的星空万里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