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教,11世纪时到波斯去碰运气,他们在波斯建立了以吐格利尔拜格、阿尔普&iddot;阿
尔斯兰和马立克沙赫(参看p148)为首的突厥穆斯林大帝国。同样是在11世纪,另
一支乌古思氏族(非伊斯兰教徒)‐‐拜占庭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奥佐伊人‐‐推翻
了佩切涅格人在俄罗斯草原的优势。1054年俄国编年史用简单的托克人(torks)一
名第一次提到这些乌古思人,他们与波洛伏齐人或饮察人出现的时间相同。拜占庭
历史学家们记载,在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统治时期,这些奥佐伊人于10
65年渡过多瑙河,人数达到60万,他们洗劫了巴尔干半岛,直到塞萨洛尼基和希腊
北部,但此后不久,他们被佩切涅格人和保加尔人消灭。越过伏尔加河西岸的最后
的这支乌古思部落最终被钦察人征服、消灭,或者是同化了。
在突厥语中被称为钦察人的这支民族就是俄国人说的波洛伏齐人,拜占庭人称
科马洛伊人,阿拉伯地理学家埃德利斯称库曼人,匈牙利人称昆人。据迦尔迪齐记
述,他们最初是基马克突厥人的一部分,基马克人住在西伯利亚,在额尔齐斯河中
游沿岸,或者,像米诺尔斯基认为的那样,可能是在鄂毕河沿岸。无论如何,基马
克人和乌古思人有密切的关系(喀什噶里已经指出,他们与其他突厥民族的区别在
于他们把首写字母的&ldo;y&rdo;音发成&ldo;j&rdo;[dj]音)。大约在11世纪中期,钦察人从
基马克人的主体中分裂出来,朝欧洲方向出发。俄国编年史于1054年第一次提到他
们出现在黑海以北草原,同时出现的还有被钦察人向前推进的乌古思人。钦察人利
用了乌古思人对佩切涅格人的胜利,在一次对巴尔干人发动的倒媚的远征中(1065
和1066年),当乌古思人被拜占庭人和保加尔人击溃时,钦察人留在俄罗斯草原上
成了唯一的主人。1120-1121年,伊本&iddot;艾西尔在提到格鲁吉亚盟邦时曾间接地提
到过他们。大约这时,被认为是从中国满洲边境来到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流域的几
个蒙古部落(它们与契丹人有密切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与已经西迁的喀喇
契丹人杂居)加入了钦察人的主体,他们在钦察人中可能取得了统治阶级的地位和
作用。然而,他们可能很快就被同化了,当他们采取突厥的生活方式时,他们与纯
钦察人结合了。钦察人一直是俄罗斯草原上的主人,直到成吉思汗手下的将军们于
1222年入侵为止。当时,在罗斯人的影响下某些钦察人首领开始接受了基督教。钦
察人在他们被消灭后将把他们的名字留给蒙古人统治下的俄罗斯,因此,建立于该
地区的成吉思汗汗国被称为钦察汗国。
在这简短的叙述中应该记住的是,在许多世纪中,拜占庭帝国在抵抗进攻它边境
地区的一个接一个的部落中取得的成就。从阿提拉到乌古思,所有这些未开化的突
厥人和蒙古人对基督教文明来说都是比1453年危机更可怕的危险。
第二篇第五章(1)
更新时间:2005-7-2310:47:00
字数:6243
第五章成吉思汗
1.12世纪的蒙古
12世纪末期的亚洲地图是:中国被分裂为二,南部是中国人的宋朝,以杭州为都;北部是通古斯族女真人的王国(或称金朝),以北京为都。在中国西北部,即今鄂尔多斯和甘肃,是与吐蕃人有姻缘关系的唐兀惕人建立的西夏国。在塔里木河西北,从吐鲁蕃到库车居住着回鹘突厥人,他们是具有佛教和聂思托里安教文化的、文明化的突厥人。楚河一带的伊塞克湖地区和喀什噶尔形成了喀喇契丹国,喀喇契丹人是一支具有中国文化的蒙古种人。河中和几乎整个伊朗属于花刺子模的苏丹们,他们是具有伊斯兰教信仰和阿拉伯-波斯文化的突厥种人。在他们以西,穆斯林亚洲的其余地区在报达的哈里发、叙利亚和埃及的阿尤布王朝的苏丹们(他们是具有阿拉伯文化的库尔德人)和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克苏丹们(他们是明显具有伊朗文化的突厥种人)之间瓜分了。
以上是定居人民的亚洲。其北部以外,在西伯利亚-蒙古边境上,在向着阿尔泰山、杭爱山和肯特山延伸的戈壁滩北部草原上,漫游着无数仍过着游牧生活的部落,他们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三个种族:突厥、蒙古和通古斯种族。大多数中亚游牧部落尽管有语言上的差别,但是,由于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过着同样的生活,他们给到过该地区的所有游人留下了种族类似的印象。格纳德对他们的描述,与阿米安努斯&iddot;马尔克里努斯、卢布鲁克的威廉以及中国编年史家们的记载几乎没有什么不同:&ot;阔脸、扁鼻、高颧骨、细眯眼、厚嘴唇、稀疏胡须、粗糙的黑发,被日光、风、霜染成的黝黑皮肤,五短身材,弓形脚支撑着粗壮笨掘的身躯&ot;。这些世代相传的匈人(或蒙古人)的画像并非与爱斯基摩人或法兰西喀斯的农民的画像不同;因为生活在风沙弥漫、冬季严寒和夏季连续几周酷热的旷野上,使任何民族都变得强悍,足以抵御这种恶劣和不宜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