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和右丞相,虽然只有一步之遥。
但这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区别有多大,不用多说也知道。
汪广洋不如李善长太多了。
日常工作也能频繁出错,都不用胡惟庸搞破坏,自己就暴露出了各种的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汪广洋没有担当,什么事情都怕承担责任,导致事情经常积压拖延。
这可不仅仅是事情处理不好那么简单了,汪广洋也遭受了底下一大批的官员的议论。
能力不足当宰相,着实是有些为难他了。
奉先殿内。
“这汪广洋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的破事?”
朱元璋看着一道道的折子,全都是因为汪广洋不敢承担责任,底下的官员又无权处理,最终只能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虽然是劳模,也喜欢掌握权力的感觉,但他也知道,事无巨细是没可能的。
大明的事情太多了,中书省的作用,就是帮朱元璋分担一大部分的事务压力。
李善长在的时候,这事都做的很好。
但换成了汪广洋,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朱元璋亲自来给意见,一开始还好,但次数多了,朱元璋也很烦。
要知道他每天的日程是很紧的,因为汪广洋这么一搞,导致朱元璋现在一下子没时间做其他事了。
每天大半的时间,都得处理奏折。
此刻朱元璋的心里,已经有撤汪广洋职的想法了。
同时,在朱元璋这里,一个人选,也出现在的目光之中。
杨宪。
现在是中书省参知政事,正是胡惟庸之前的官职。
而在进入中书省之前,杨宪是做检校工作的,说白了,类似于监督特务性质的工作。
工作的对象呢,正是曹国公李文忠,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
那时候的朱元璋对于外甥李文忠长官军务并不是很放心,所以才派了杨宪去做李文忠的属官。
果然,杨宪并没有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所宠爱的外甥而有所顾忌,不多久就向朱元璋报告说李文忠不听他的话,任用儒士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干预公事。
那时浙江作为前敌占区,许多读书人都在张士诚手下做过事,如今虽然归到了朱元璋的地盘,但对这些人,朱元璋却始终不大放心。
一听到杨宪的报告,他立刻派人把这五个人押解进京,结果屠性、孙履被杀,其余三个人则充军发配。”
李文忠呆在浙东时间并不长,杨宪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李文忠手下官员的动向,并一一向朱元璋汇报,他可称得上是个合格的情报人员。
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朱元璋对于杨宪的看法,还是相当不错的。
“先让杨宪做右丞吧。”
朱元璋想了想,便直接给了人事任命。
“太子求见。”
“宣。”
听到朱标求见,朱元璋也是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就让朱标进来了。
又是十天左右的调查,朱标整个人也消瘦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