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众人哈哈大笑,而奶嬷嬷也抿着嘴笑起来,给她解释道:&ldo;公主没见过小孩子,不知道这孩子刚生下来都是没有眉毛的,要等到以后才慢慢长出来。咱们小皇子的毛发已经长得很不错了,看胎发就知道‐‐不出两个月这眉毛就长起了。&rdo;
临川公主&ldo;哎呦&rdo;一声也哈哈大笑起来:&ldo;我果然是孤陋寡闻,这还真不知道。&rdo;
两人稀罕地逗弄着孩子,临川公主埋怨起来:&ldo;从怀上开始,你们一直告诉我是个女孩,我准备东西,也准备的都是女孩用的,这下用不了了可好?我就说你们怎么这么笃定是女孩,原来也都是瞎猜的。&rdo;
楚嫣哈哈笑道:&ldo;没事,就给他用女孩的东西,他不知道的。&rdo;
说着捉住一只小手仔细看了,只见一片片指甲粉贝晶亮,赞同道:&ldo;他要是个女孩多好,光从这点看,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rdo;
&ldo;只听说过把女孩当男孩养大的,没听说过把男孩当女孩养的,&rdo;临川公主道:&ldo;不行,他长大了要气恼的。&rdo;
楚嫣却不依,把临川公主准备的花花绿绿的百子衣给孩子穿上,又裹上了女孩的帽子,无良地哈哈大笑。
笑过了好一场,临川公主才止住笑声,从碧螺手中接过一包衣物:&ldo;这是永穆姑母给孩子准备的东西,还是姑母想的周到,男女各做了一套,虎头鞋也是亲手缝制的,比我精心精意多了。&rdo;
她轻轻打量了一下楚嫣的神色:&ldo;永穆姑母的心意,托到我这里来……&rdo;
楚嫣道:&ldo;姑母想看孩子,尽管来便是,她是皇室辈分高的老人了,要是能给治哥儿赐福,我再高兴不过了。&rdo;
临川公主高兴道:&ldo;如此便好,我还当你记挂着前愆,心有芥蒂呢。&rdo;
楚嫣摇头道:&ldo;什么前愆,我从无怨恨。&rdo;
她的怨恨从来只对着主谋这一切的人,至于坐而观望的人,她从云阳王府身上便意识到了,这世上仅仅不去落井下石,就已经很难得了。
大殿里,崇庆帝走进来,就看到楚嫣把孩子扒地净光,像摆弄玩具一般,不由得好笑起来,又见孩子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直地望着自己,便伸手抚弄他。
孩子显见的是吃了奶,心情大好的样子,只微微一哄,就冲着崇庆帝笑起来,似乎想说话一样,只是张大的嘴巴却只有粉嫩嫩的一层牙床,并没有一个牙齿。
&ldo;陛下,你看他可有劲儿了,&rdo;楚嫣乐道:&ldo;一个劲儿蹬腿,过两天就能翻身了吧。&rdo;
&ldo;三四个月才能翻身,&rdo;崇庆帝道:&ldo;你这个做母亲的还不如朕呢。&rdo;
楚嫣不服气起来,眼珠子一转,忽然得意道:&ldo;陛下肯定不知道,他喜欢什么。&rdo;
崇庆帝一顿:&ldo;他喜欢什么?&rdo;
楚嫣乐呵呵地捏起鼻子,哞哞叫了两声,果然孩子听到这声音,便&ldo;噗&rdo;地一声张开嘴巴,喷出口水来,无声笑个不停。
崇庆帝啧了一声,道:&ldo;那朕也有一个。&rdo;
只见他伸手抓住了孩子的脚踝‐‐却见孩子哼哧哼哧地叫了两声,两只肉嘟嘟的小腿有力地伸缩起来,上下颤巍巍地蹬着,眼睛居然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ldo;咦?&rdo;楚嫣新奇不已:&ldo;我天天看着他,怎么没发现呢?&rdo;
居然一抓住脚后跟这个地方,给出特别的反应,看得楚嫣心都融化了般,忍不住往他脸上亲了几口。
&ldo;朕早就发现了,&rdo;这回轮到崇庆帝得意了:&ldo;他喜欢这样。&rdo;
两人像探宝一样把孩子浑身都试了一遍,也不见恼,最后呼呼大睡过去了才罢休。
楚嫣吩咐白芷把孩子抱了下去,才道:&ldo;陛下,要办满月吗?&rdo;
&ldo;办一场家宴,&rdo;崇庆帝的打算是皇室内部办了:&ldo;上元节那天太轰动了些,朕怕孩子折了福气,满月就不大办了,你觉得怎样?&rdo;
楚嫣恰恰也是这样的想法:&ldo;太好了,我还怕人多想,低调一些才好呢。&rdo;
第六十一章
满月酒就在含章殿举行,来的人除了永穆大长公主、梁王、临川公主这样最亲的亲属,还有一些滞留在京师的宗室,但这些宗室也都是亲隔久远了,最近的一支鲁王系,是先帝叔叔的子孙,但都来了三皇子的满月宴。
宴会的气氛还是很好的,每个人都有礼物,衣帽、长命锁、金银玉器之类的,但像梁王这样从施舍般地从兜里掏出个光秃秃的银镯子的还真没有,普遍都知道楚嫣母子受到了非凡的宠爱,均是厚礼相赠,都表现出了十足的亲近和善意。
这礼物里有一个楚嫣见了挺喜欢,是个绵羊画帖,画帖上是一个胖乎乎的娃娃骑在绵羊身上,这样的图案,有时候也作为吉祥图案做在织金襕裙上。
楚嫣自然也准备了回礼,她一招手,就有人捧上了礼物来,是富贵长春宫缎六匹,福寿绵长宫绸六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
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胜在精细,因为并不是木瓜换琼瑶,而是大家都分享福气,比如紫金锭和银锭的图案玲珑可爱,看着就想捧在手中把玩。
这下宗室顿时凑过来一起来看,指着那小鱼儿锞子笑呵呵,就这样殿中一片欢声笑语的时候,崇庆帝又亲手抱着孩子过来,众人越发凑趣,围着孩子啧啧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