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木已成舟,多想也无益。顾父只能寄希望于儿媳的肚子上,人是一步步妥协的。
只可惜眼下,儿子不配合老子的妥协,“光说不练假把式。您要不先带个头?”
这话好不成文。丁教授都红了脸,怪罪老二不像话,“吃你的罢!不然也给你盛一碗饭堵堵嘴。”
“能堵住的话早堵住了。”
顾父又气又恼,恨不得摔了碗筷煞性子。
眼见着两厢不对付,堂兄嫂速速圆场,“不急呀,这孩子也不是想生就能生的,”这话说给顾父,接着又教育老二,“岐安也多多体谅下父母。生儿育女的不容易,只有亲身体会了才懂。”
是的。但其实,每个人每种身份都各有各的不容易。
为人子女的也不定比父母轻松。一个人从小平安活到大,没长歪、没遭难,这本身就是件奇迹。
顾父最后推脱没胃口,让诸位慢用,就回房歇息了。
一场无端又败兴的家务官司,梁昭全程不曾置喙。她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无论回娘家还是与公婆相处,都闭麦向前沉默是金。
你们说的都对,哪怕1+1=6,开心就好。
婚后偶尔的话家常里,梁昭听顾岐安说过,当年老大为何而出走。
同父异母又是寄人篱下,顾岐章心性很难不敏感,乃至是善妒。长辈稍微一点点的不公平,落到他眼里就是偏私。
更遑论他这么个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在外人眼里,还被歪曲成“私生子”。老大从小就不明白,不明白好端端的原配嫡出怎么就成了外室子。
因为认定了自己被生母弃养,这种心理失衡从一开始就酿下了,积重难返。
殊不知,其实老大在顾父眼里是最最成气候的那个。
至少顾岐安视角看来如此。老大打小就算服帖,成绩也一路优异,为了成为父亲心中的头号种子,甚至十来岁就拍着胸脯立军令状:将来我来继承您的衣钵!
顾父别提多欢喜。
要知道,他最希冀的就是事业后继有人。
相较起来,顾岐安有多么不肖且不孝,可想而知。
可惜老大高中毕业那年,一场变故彻底离间了父子。岐章从小就对生母有着顶深的疑惑以及好奇,疑惑她为何狠心弃子,好奇她究竟什么模样、在哪里、可还安好。
这是夙愿,也是血缘根本的联系。于是毕业那年,他偷偷寻到生母故乡找她,人是如愿见着了,但也从她嘴里听闻了另一个版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