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语族语言双根词
双根词就是各自有语意的两个词根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语义的词。内蒙古大学蒙古学院的图门吉日嘎拉副教授在2002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上发表题为《论蒙古语族语言双根词》的文章,对蒙古语族语言的双词根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从历时语言学的角度看,蒙古语族语言的双根词的组成形式有根词+根词、根词+派生词、派生词+根词、派生词+派生词四种形式,同时,双根词有可以加后缀的特性。
蒙古文献中&ldo;≈353;id&uul;&rdo;一词的词义分析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的白初一老师在2002年第3期《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上发表题为《蒙古文献中&ldo;≈353;id&uul;&rdo;一词的词义分析》的文章,从文献记载和学者们的不同诠释;词义分析等两方面着手,分析了&ldo;≈353;id&uul;&rdo;一词。认为在蒙古语中&ldo;≈353;id&uul;&rdo;一词不仅表示牙齿的&ldo;≈353;id&uul;&rdo;,同时也表达&ldo;伙伴&rdo;、&ldo;近邻&rdo;等词义,同时派生出以&ldo;≈353;id&uul;&rdo;为根词的表示&ldo;有机结合&rdo;或&ldo;紧凑&rdo;等动词。在文章的结尾,证明出蒙古文献中表示阿勒坦汗的&ldo;汗号&rdo;的不同写法的蒙古词词义是相同的。
元杂剧蒙古语词小议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文系汉语教研室包双喜先生在2002年第2期《民族语文》上发表题为《元杂剧蒙古语词小议》的文章,对元杂剧中的蒙古语词如:&ldo;虎儿赤吹弹,保儿赤割肉。&rdo;(《流星马》二[醉春风])&ldo;哈剌赤招展起云月皂雕旗,秃鲁赤摆列着朱缨画戟。&rdo;(《阴山破虏》一白)等中的蒙古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元代,大批蒙古人涌入中原,蒙汉杂居,产生了元杂剧这样的艺术形式。元杂剧是以调佩、逗笑、滑稽为主要表演方式的舞台艺术,汉语中夹杂着使用一些蒙古语,增强了它诙谐的色彩。
语言的理解性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的勒&iddot;掏克特木巴雅尔老师在2002年第2期《蒙古语言文学(蒙文版)》上发表题为《语言的理解性》的文章,在探讨和分析语言的礼节性的基础上,总结出蒙古语言的礼节性词汇有尊重人、理解人、维护人、守信用等特点。
《蒙古秘史》中的印藏文化痕迹
《蒙古秘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中世纪,初登世界政治历史舞台的蒙古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加强了与当时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广泛联系。中央民族大学蒙语系的乌力吉和民族出版社的图亚在2002年第4期《民族语文》上发表题为《〈蒙古秘史〉中的印藏文化痕迹》的文章,从蒙古人与印藏文化的接触、关于吐蕃文化的痕迹、关于印度文化的痕迹等方面入手,以巴雅尔《蒙占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和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为依据,透过语言材料探查其中的印藏文化痕迹。
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述论
鲍培曾说:&ldo;流传至今的八思巴字遗物,除蒙古语以外,还被用于汉语、藏语、梵语和突厥语遗物中。因而,符拉基米尔佐夫称这种文字是一种国际文字,不是没有道理的。&rdo;蒙古人自古至今使用的蒙古文是从回鹘人那里学来的,但回鹘人也曾一度使用过蒙古八思巴字,这是古代民族相互学习的结果。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拼写回鹘语的情况还鲜为人知,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牛汝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照那斯图研究员在2002年第3期《西北民族研究》发表题为《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述论》的文章,利用八思巴字印章资料和八思巴字文献资料,对考古发现的回鹘人使用八思巴字回鹘语的印章和文献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由此可知,元代及察合台汗国时期,因受治于蒙古统治者,畏兀儿人也学习并使用八思巴字,保存下来的八思巴字回鹘语文献残片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些文物也是我们了解蒙古民族与畏兀儿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珍贵材料。
宗加、巴隆蒙古语亲属称谓词比较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贾晞儒研究员利用讲学的机会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宗加、巴隆两个相毗邻的蒙古族聚居乡的亲属名称上的称谓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以《宗加、巴隆蒙古语亲属称谓词比较》为题发表在2002年第2期《民族语文》上。世居在这两个乡的主要是蒙古族和硕特部的后裔,人口约6000多。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宗加和巴隆在亲属称谓上,是不完全相同的,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比较而言,宗加要比巴隆明细一些,系属也较清晰,从称名上,非本地人同样可以分辨清楚,不至于混乱。而巴隆则未完全形成一个明细的系统,同一个语音符号可以代表没&ldo;辈分&rdo;人的称谓,从中似乎让我们悟出这一部分和硕特后裔的亲属制度、社会形态、婚姻制度、家庭宗法观念以及民族心理、文化渊源的某些因素的历史遗存。从亲属称谓词的语义结构关系来看,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偏正的,它们的组合是修饰与被修饰、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后者是主体,中间不嵌加任何附加成分,从而形成的内部形式意义,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亲属观念、意识方面的一些特点。另一种情况是限制或补充的关系。前者表示&ldo;类&rdo;,后者是这个&ldo;类&rdo;中的一分子。代表这个&ldo;类&rdo;的符号必定是表&ldo;辈分&rdo;或亲属类别的词,如用atse&ldo;孙子,侄子&rdo;表示&ldo;侄子辈&rdo;和&ldo;孙子辈&rdo;(巴隆用dze:&ldo;外甥&rdo;表示&ldo;外孙辈&rdo;)、宗加用yi&ot;辈/辈数&rdo;表示&ldo;堂兄弟辈&rdo;、用byly&ldo;姑表亲&rdo;表示&ldo;姑表兄弟辈&rdo;等,巴隆则不够规范和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