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县长,要不,我们就把路拦着,来一道拦路酒吧,拦路敬酒迎宾,不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色吗?”

“嗯,可以这么想,可是,你们看,这从下面上来,就是这么长的一个上坡路,你这把一拦路,能让车子在上坡的时刻停下来吗?”

想想也是,你这不光起不到让领导高兴的作用,说不定,这第一站,就拦得领导高兴不起来了。

“这里,我们先不考虑县里其他部门是怎么安排是,但是我们的迎宾队,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要让领导一看到我们就被我们的表演吸引过来,提高他对我们表演的兴趣。”

说着,县长就用自己的步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量着,路的两边,路两边能够利用的边边坎坎,张县长都慢慢地走了一遍。然后又回到大家身边。

“现在,我们先把路边最重要的一个位置留出来,留给领导停车和下车见面。到时,我们把带来的表演队伍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路的两边,让领导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都可以慢慢地从我们身边走过,这样,既不影响到领导的停留,又能够让领导们看到我们夹道欢迎的整体表现和热烈气氛。”

“可是,县长,会不会到时有太多的老百姓也过来,这样不是也会把路给堵上了。而且这附近也没太多能够让他们站的地方,他们若是要强行挤进来,站到我们前面,不是更乱了吗?”

“这个,应该不会,像这种大型的接待,特别是中央领导的考察调研,是不会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的,更何况这附近也没太多的人,他们最多也只是知道,这天有人在这里搞了一次拦路酒,接待了一批客人,说不定,他们还以为是哪家接亲迎亲的呢。”

大家都被县长这种轻松的解释而逗笑了。

是的,本地也经常有这种因结婚或者其他什么喜事的,把路拦起来,双方敬酒打闹的。如果不是特别提醒,附近的老百姓是会朝这方面想。

“好,位置就这样可以定下来了。”说着,县长从自己的衣袋里同个小笔记本来。

“当天,在这里的,芦笙手要在第一时间吹响迎宾曲,接着是女演员们唱起敬酒歌。然后等领导慢慢走过时,要给领导们献上织锦带和鲜花。”

“还有,根据当时的人数以及走过的时间,我们不能一看到领导过去后,就没事了,芦笙和歌声,即使人们走过去了,也不能停下来,要继续保持原有的迎接状态,直到所有人全部走过、上车为止。”

张县长用手指指前方,接着说:

“你们看,沿着这里下去,如果人多的话,可能一直要等到领导们走到下面两百米以外的那个宽敞地,才能停下来,领导们的车子可能要在那里才能让领导们上车。所以,我们的迎宾表演,就一定要等领导全部通过后,再跟着领导们,慢慢地朝下面走,直到领导们上车走后,我们才能停下来。”

停了一会,张县长看看大家,说:

“这一站,基本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如果没有其他的,我们就到下一站。”

说完,看看大家没有反应,张县长先上了前面的绿色吉普,后面的人也慢慢地上了公共汽车。

第二站,是县城北边的人民广场。

县城北边,有一条河流绕城而过,隔河相望的,是一处石山,石山上一处绝壁,有如刀削一样,垂直突兀而立,大约五六十米高,不知是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在绝壁上用红色油漆写上了一幅巨大的标语。

由于树的长大以及石壁的风化脱落,还有一些藤蔓的攀爬和垂挂,好些字都看不清楚了。仅仅只在标语的最上端仍然露出几个字:

‘高举马列主义的伟大旗帜------’

正对着这标语的,就是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就是以这一带着标语的石壁为背景,其下面就是那条清清的河流,河的这边,沿河开出的一片空地,即河流绕过的凸出部分,建起了几米高的一个石台,石台上面就是一尊建国初期的伟人像,高约五六十米,一身青灰色的中山装。

伟人像面带微笑,向前伸出右手,高高举起,向人们招手,向整个城市招手。伟人雕像底座石台上,正面上刻着:

“主席万岁!”

后面刻着本县的一些历史,长长的写满了整个一面石墙。石台的两边,是几幅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画,画面栩栩如生,其中一幅画的内容,就是锦鸡舞的形状。也许这就是开国初期,陈团长他们进京演出回来时,留下的光辉形象吧!

伟人雕像的下面,是用本地特有的带花纹的青黑色石灰石割成三四十公分的方块‘砖’,铺成的地面,一块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雕像前面,是几个被青石板路隔开的绿化带,每一个绿化带,又都用一种叫做‘万年青’的小灌木树围着,上面人为地修剪得整整齐齐。

今天,这里很安静,也许平时也很安静吧。

几个老人,在一旁的石凳上坐着,漫不经心地聊着天,也有一两个蹒跚学步的娃娃,自由自在地玩着,他们应该是这里的爷爷奶奶带出来的。

仰亚他们的车,就在广场前面停了下来。

广场上的几个人,同时向他们看过来。是的,在这个时候,其他的人或在上班,或在地里忙着,突然在这空闲而平静的广场来了那么多人,是会引起他们的好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