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三国之问鼎天下全文免费 > 第767章(第1页)

第767章(第1页)

经过数次推演之后,太史慈等诸将校对此次出击可能会遇到的突然情况,都已基本考虑到了,甚至登陆后突然天降暴雨,都做了准备。

周瑜对此事也非常重视,每天回营之后,便询问战船是否搜集足够,出兵的将士们是否已经准备妥当,还有哪些未曾考虑到的,对太史慈和诸将校所进行的推演,往往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正是因此如此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得此次分兵从一开始便进展的颇为顺利。

荆州军大营附近的登船之处与预定登岸之地相距四五十里,加之顺流而下,船队很快便陆续抵达。当太史慈涉水登岸后,便立即下令斥候往四周探查,张多等将校则按照预定计划,召集各自部下整队列阵,以防敌军突袭‐‐虽然大家都很清楚,这附近并没有曹军,但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对于张多等将校的表现,太史慈颇为满意,看着将士们整齐有序的列队而行,转头对张多说道:&ldo;后队之船何时能到?&rdo;

张多略一思忖,回道:&ldo;总还要一个多时辰,才能让将士们都渡河至此。&rdo;

这和预计的时间倒也差不多,太史慈点头道:&ldo;既如此,可留五百人在此处等候,其余一千步骑,随我等往驻扎之地!&rdo;

就在太史慈等将校往预定集中地点前行时,数骑自东北方飞驰而来,正是早前所派出的斥候。那为首的是名队率,纵马疾驰至太史慈身前,翻身下马禀报道:&ldo;将军!前方十余里之地发现一队曹军斥候!&rdo;

太史慈皱眉问道:&ldo;敌军人马几何?可曾发现汝等?&rdo;

&ldo;敌骑五人,因仓促遭遇,业已被敌军所见!&rdo;这名队率有些羞愧的低头道。

太史慈与张多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无奈,哪怕事先准备的再充分,计划的再完美,也难以避免这种突发性的情况。所以太史慈并未责怪这名斥候队率,而是对其问道:&ldo;就你所见,那五名敌骑斥候是从何而来,意欲何为?&rdo;

队率听了忙抬起头回道:&ldo;敌骑从东北而来,看样子是要沿河巡查。&rdo;

太史慈眯着双眼,对这名队率继续问道:&ldo;敌军与汝等遭遇之后,去向何处?&rdo;

&ldo;原路向北遁走,当是返回淮阴。&rdo;队率据实回道,见太史慈示意他再去探查,便连忙上马,带着部下再度出发。

张多见太史慈沉吟不语,想到当下形势,心中略有些不安,对太史慈问道:&ldo;将军,我方当如何应对?&rdo;

虽然在沙盘推演之时,便已经估计到眼下这种局势,但己方大部仍未登岸,敌军却已在白马湖大营后方的淮河南岸发现我军斥候,断然不会置之不理,而此地距离淮阴也不过四五十余里,曹军若是行动迅速的话,很快便能杀将过来。彼时我军半渡,敌军若是人马众多,也颇难对付。

而且最为要紧的还不仅是淮阴方向的曹军,只要淮阴城内的曹仁得知己方在淮河登岸,且在白马湖曹军大营后方,就一定会派人告知何夔和张喜,到那时即便何夔和张喜不敢发兵夹击,也定然会有所防备,对于己方前后夹攻的计划来说,无疑是流产了。

在之前的沙盘推演中,遇到这种情况,众将校分为了两派,一种比较稳妥保守,在淮阴之敌赶来之前,登船退走,放弃分兵夹击的计划。而另一派则比较冒险大胆,提出可以集中兵力先给予淮阴而来的敌军迎头痛击,为后续人马安全登岸争取时间,待五千人马全部登岸之后,再以一部阻击淮阴之敌,同时由其余大部人马,继续执行从后方突袭曹军白马湖大营的任务。

两种办法各有利弊,参与推演的两派将校谁也没能说服对方,就连周瑜也将决定权交给了太史慈,让其临机处置。至于到底要采用什么方法,此时便突兀的摆在了太史慈面前。

太史慈并没有思忖太久,他回首望了望麾下将士,对张多沉声下令:&ldo;骑兵随我往北!你率领步卒跟上,派人告知后续各部,登岸之后赶来迎击敌军,不得耽搁!再派斥候往白马湖与淮路阻击敌之游骑!&rdo;

他并没有心怀侥幸,认为敌骑没有看到己方登岸,曹仁就会不加注意,哪怕自己领兵北去会让将士们辛苦一些,也总比被敌军突袭,以至于登岸将士遭遇危险要好。

事实上那几名斥候正是曹仁亲自决定派来巡视淮河沿岸的。自周瑜领大军进攻白马湖大营之后,曹仁虽也担心何夔和张喜能否抵挡得住,但并没有放松对其他地方防御的警惕。在曹仁看来,荆州军若是不能从正面突破白马湖大营,就一定会想其他办法。

淮阴防线的薄弱之处,或者说白马湖大营防线的很明显,那便是淮河。由于荆州水军实力强大,在距离淮阴上游的三十余里之地设立了营寨,并在不断派出斥候巡查的同时,对淮河严加封锁,使得曹军水军无法探查上游情况。这个情况本就使得曹仁心生不安,因此才会派出斥候往淮河南岸巡逻探查。

之前荆州军斥候所以没有发现曹军斥候,是因为曹仁的这个命令昨日才发出,又因为路线和时间交错,以至于荆州军斥候今日才在登岸之地十余里之处,与之遭遇。

那五名斥候发现了荆州军骑兵之后,先是派了一人回淮阴给曹仁报信,其他人则保持着与荆州军斥候的接触,期间还试图分出人去探查荆州军大部人马的动向,却被荆州军斥候发觉,因而未能得逞。但荆州军在淮河南岸出现的消息,已为曹仁所知,他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加强了斥候力量,同时还要做出判断和决定。敌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其目的是什么?己方又该如何应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